本報訊(記者孫建偉 通訊員檀雪)“城市精神的塑造和溫暖之城的建設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離不開全市上下的共同參與?!比涨?,“河北好人”、信都區“老程調解室”調解員程振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將以更加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人民調解工作中,為共建共享“溫暖之城”貢獻力量。
程振洋是信都區漿水鎮水門村人,1998年,他成為漿水鎮派出所一名協勤人員,在派出所少不了接觸涉及山區群眾的大小“官司”,熱心的程振洋遇到找上門來“求助”的鄉親,從不推脫,經常把賭氣的兩家人叫到一起“說和說和”。慢慢地,“有麻煩去找小程”在漿水鎮傳開,因為程振洋說的話在理,給出的意見也服氣。2004年,程振洋被漿水鎮政府聘為調解員,專職處理農村的急難事。
“只要真正把農村百姓當成家人,設身處地為百姓的利益著想,再復雜的問題也能找到解決方法?!痹跐{水鎮工作多年,很多積累多年的矛盾糾紛經他調解得到化解,也豐富了他處理農村問題的經驗。
2020年,程振洋被聘為信都區矛盾糾紛大調解委員會副主任,負責全區急難案件和信訪積案的解決。程振洋說,有時候一個案子的調解方案就要多次推翻重來,餓了就喝米粥、啃燒餅,困了全憑濃茶醒腦,通宵熬夜研究案情、制定調解方案……100余件信訪積案、群體性隱患和重大矛盾糾紛經他的不懈努力得到妥善化解,3000余件家長里短的小事在他的辛勤付出下化于無形。
調解員化解矛盾糾紛要以真情作基石、法理為支撐。程振洋先后摘錄了近10萬字的學習筆記,通過深鉆細研法律法規,結合豐富的調解經驗,他總結了近2萬字的調解技法心得,簡稱“十八五五調解法”,即:接待十要、調解八法、調解五部曲、調解五種基本功,這套工作技法后來被定為信都區人民調解工作規范。程振洋也先后獲得河北省金牌人民調解員等多項榮譽。
如今,年過六旬的程振洋又被返聘到調解一線,他調解電話24小時暢通,堅持聽民聲、訪民意、排民憂、解民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厚樸善美、勤奮自強”的邢臺城市精神,為共建共享“溫暖之城”貢獻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