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堅定“工業立市”不動搖,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強筋壯骨發展實體經濟以新優勢培育新增長點
河北長征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內,高曉博攝工人正在裝配新能源裝載機。(無人機照片)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11月5日,在邢臺信都經濟開發區河北長征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總裝車間里,一臺臺訂單新能源車“走”下生產線,準備銷往全省各地以及四川、青海、內蒙古、山東等省份市場。
長征汽車、紅星汽車、邢臺一拖曾經是邢臺的工業根基、邢臺人民的驕傲。“聚焦骨干企業,夯實產業根基。”今年召開的市委十屆六次全會明確把圍繞中心城區現有產業基礎,深入實施產業倍增計劃,做大做優做強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兩汽一拖”、新材料、現代食品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一批省級“領跑者”企業,作為重振制造強市歷史輝煌,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強力推進。
全市上下堅定“工業立市”理念,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大項目帶動、大企業引領”,構建“縣縣有集群、個個有特色”的發展格局,走出一條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信都區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依托“兩汽一拖”的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準推進招商引資,促成總投資62億元的“長城·長征”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總投資25.6億元的“知道·紅星”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3億元的“華戎·一拖”農機裝備制造基地項目落戶邢臺。
如今,河北長征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全面轉型新能源商用車研發與制造,已開發牽引車、環衛車、攪拌車等30款新能源商用車產品;河北紅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線技術升級改造工作全力推進,面向市場發布全正向設計研發的新能源城市物流車型;邢臺華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緊跟市場需求,加大創新力度,投資13億元建設智能農機裝備制造基地項目。
瞄準高端、智能、綠色,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初具規模。不僅如此,我市狠抓龍頭帶動,著力圍繞“兩汽一拖”核心企業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帶動零部件及貿易服務等上下游產業發展,成功引入春蕾新能源電池裝備制造、永任環衛車、中惠通新能源特種車等一系列上下游配套企業,逐步形成商用車、乘用車、專用車、改裝車、拖拉機“五車驅動”的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我市把創新引領、品牌質量、項目推進作為加快推動全市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提升的重中之重。
新品研發由過去幾年一個,發展到幾乎月月都有,是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中鋼制造”實力日益強勁的生動寫照。
今年,我市把中鋼邢機遷建升級項目列為包聯推動的二十個重大專項之一,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發展環境,以骨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飛躍。
截至目前,在裝備制造產業板塊,中鋼邢機已是全球產銷規模大、技術裝備優、市場占有率高、科研實力強的冶金軋輥領軍企業。參與或主導國家標準制修訂6項,主導制定的冶金領域國家標準《冶金軋輥術語》近期獲批發布。
“新產品光電轉換效率提高到25.3%,度電成本下降 4.6%。”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晶澳科技寧晉智造基地6吉瓦N型倍秀電池項目、邢臺基地10吉瓦高效組件項目相繼在寧晉縣東城光伏產業園、市經開區投產,引進全球領先的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應用企業最新研發成果,使優勢產能得到有力提升。
工業立市,制造強市。在邢襄大地,“兩汽一拖”等企業正在重振雄風;年產80萬噸醋酸項目有序建設,從“排碳買碳”到“捕碳吃碳”,正向新型綠色、低碳化工新材料企業華麗轉身;創力機電自主研發智能化鋼結構生產線,實現鋼結構集成流水式無人化生產……羊絨服裝、自行車(童車)、食品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玻璃、光伏新能源、煤鹽化工等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實現由量變、質變到裂變的跨越,日漸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