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發展能級 壯大綜合實力
在市高新區一醫藥企業倉庫內,工人在進行出庫藥品登記工作。
本報記者 周 林 通訊員 趙 菠
近日,在市高新區,記者看到東裕產業園規劃建設9棟樓體已全部封頂,預計2024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在打造高精尖的科技型產業園區的基礎上,市高新區謀劃運用東裕產業園樓宇空間,引入運營服務單位,建設高新區首個科技型中小企業承載引育平臺。
今年以來,市高新區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深化改革、乘勢而上,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做大做強做熱中心城區等方面同步發力,厚植興業沃土、激發經濟活力,謀劃打造數字經濟等產業,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緊抓快干
推動項目建設提檔加速
大數據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園區的主體已經全部完工,工人們正在對外立面幕墻以及鋼結構進行施工,內部正在抓緊安裝消防工程及公共部分裝修施工。高性能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進入潔凈車間裝修階段……在市高新區,一個個項目的強力推進,成為該區聚力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的生動縮影。
為推動項目早投產、早達效,市高新區成立企業服務中心,打造企業幫代辦平臺,項目單位在手機上就能隨時隨地提交幫代辦需求、查看辦理進度、給出服務評價;制作產業項目辦理流程圖、制定審批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清單,“一圖兩清單”做指引實現項目全流程無縫銜接;推行“36524”延時預約服務,讓企業享受全天候、全時段無差別審批服務。建立項目速辦機制、包聯機制、督導考評機制“三個服務機制”,推動企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走深走實。此外,還持續深化承諾制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容缺預審”,項目立項“即來即辦”“公示即發證”等多項舉措,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市高新區將持續落實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專班、一抓到底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從項目開工、現場督導、指導入統、竣工投運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流程服務,確保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達產、快達效。堅持將招大引強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始終把招商作為支撐發展的強引擎,用招商實效引領高新區發展。
靠前服務 助企紓困解難激發活力
“從3月份,我們開始參加‘育苗扶壯’企業培訓,跟著老師上課掌握了很多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技能。”近日,市高新區邢臺藝林風工藝制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楊蕾告訴記者,通過減少固定資產的消耗,實行全面成本管理,讓他們短短幾個月時間生產成本降低了10%,訂單量增加了15%。
圍繞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市高新區以強化對存量企業的質量提升和能力挖潛服務為抓手,靠前服務,重點開展了“育苗扶壯”中小企業培育項目、企業梯隊培育、企業全包聯制度、科創大講堂系列培訓等工作,著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穩步增長。
著眼于以更優的營商環境、護航企業發展,市高新區組織實施為期一年“育苗扶壯”中小企業培育活動,為轄區內所涉6個行業20余家民營企業量身定制培育方案。精準實施企業梯隊培育,通過每周一局長走訪、政府買單為企業“充電”輔導等活動,達到梯度培育、年度升級的目標。今年以來,新增納入高新技術培育庫企業4家,國家、省級中小科技企業9家,累計新增登記合同技術交易額2307.44萬元。
設立首貸續貸服務中心(試點),推進企業掛牌上市、化解金融風險……市高新區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1—9月,組織區重點項目、科技型、專精特新等各類企業參加銀企對接會12次,合計融資需求27.75億元。搭建“信用園區”平臺,依托“信易貸”,打通貸款融資新通道,把項目的融資需求與金融機構的放款計劃精準匹配,累計解決企業融資需求3.23億元。
瞄準目標 做大做強做熱中心城區
近日,在位于市高新區的金融中心項目現場,塔吊高聳、機器轟鳴,材料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市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尚鵬表示,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提升中心城區,特別是高鐵輻射區承載力、軟實力的新載體。
市高新區是做大做強做熱中心城區和展示邢臺形象的“新引擎”。“經過幾年的建設,高新區已初具規模,但仍然存在基礎弱、產業體系尚未形成等問題。”李尚鵬說,該區緊緊圍繞“做大做強做熱中心城區”“推進高鐵輻射區產城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謀劃了“12345”的發展思路,即打造一個“城市之心”,做優軟硬件“兩個環境”,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高鐵新城“2+1產業”,做強襄湖總部商務區、高鐵站片區、高新技術產業片區、金融商務片區四大片區,提升公共服務、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智慧服務、商貿服務五大功能,助力做大做強做熱中心城區。
適應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市高新區將高鐵片區、襄湖總部商務區周邊區域作為高端要素集中承載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建設科創小鎮,打造集企業總部、科創基地、生態綠芯三大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化、國際化“城市之心”。
按照市委十屆六次全會確定的“智能制造和數字經濟研發轉化核心區”戰略定位,該區初步明確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兩大產業。目前,已落地邢東鋰電、深圳盈佳顯示屏、廣東漢宇智能智造、中盛世智能生產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