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籍明泉見習記者丁邵一通訊員宋倩)“前不久,我們成功救助了一只受傷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臨城縣野生水鳥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說,隨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泜河野生鳥類的種類數量逐漸增多。
“今年4月,市、縣兩級檢察干警在聯合踏查中發現,泜河部分河段存在偷捕水鳥等現象,導致水鳥棲息環境遭到破壞。”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陳玉說,他們隨即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屬地把泜河野生水鳥保護列為監督重點。如今,臨城縣在泜河劃定野生水鳥重點保護區域約30萬平方米,設立3個野生水鳥救助站。
結合“四型市直機關建設”活動,市檢察院廣泛組織檢察官到泜河、滏陽河等重點河流實地踏查,摸實情、找問題、盯著改,依法懲治和預防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同時,聚焦綜合治理,在全市推廣“刑事懲罰+公益訴訟+治理修復”經驗,避免了部分林地、耕地遭到破壞。
大運河不僅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還是目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環節和通道。我市檢察人員在開展大運河保護活動中,發現影響河道行洪等問題亟須加強跨區域協作解決。對此,我市檢察人員主動擔當作為,聯合滄州市、廊坊市、衡水市、邯鄲市和山東省德州市、聊城市檢察機關,建立線索移送和反饋等協作機制,共同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深入辦案一線,身在辦案一線’的辦案理念成為市檢察院的主旋律,求真務實、擔當實干成為檢察人員的鮮明履職特征。”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田浩說,他們將繼續強化依法能動履職,努力辦好每個案件,用檢察工作的扎實成效守護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