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都區行政審批局:
政務服務“有溫度” 利企惠民“加速度”
商戶在西門里街道行政綜合服務中心為自家超市辦理門頭牌匾手續。 張耀乾攝
本報記者郭文靜通訊員 路暢
日前,襄都區一家羊湯館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到期,需辦理延續手續。屬地社區通過“智慧村務”平臺發現該情況后,社區“跑腿哥”主動幫其辦理了手續。
今年以來,襄都區行政審批局創新開通“智慧村務”政務平臺,聚焦教育、醫療、住房、社保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政策服務事項,精準識別政策服務對象,實施“政策找人、服務上門”,為轄區企業、項目和群眾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實現基層政務信息化、政務管理智能化。截至目前,該政務平臺已覆蓋全部62個村(社區),主動發現并服務各類符合政策群眾7251人次。
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該局積極推進審批服務事項向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延伸,打造“一公里政務服務圈”,切實方便企業群眾“就近辦”。截至目前,下沉政務服務事項173項。推進政務服務“自助辦”,當前,全區943個政府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
該局工作人員主動將惠企政策送到符合條件的企業手中,切實讓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效益。“今年,我們公司對現有年產2.5萬臺高低壓電氣設備生產線進行擴建,從項目立項到施工許可,襄都區行政審批局多次安排工作人員到現場幫扶指導,為項目建設節省了時間,加快了進度。”邢臺市華興電器有限公司經理張維剛說。
為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質效,今年該局創新推出“微審批”服務模式,開通“襄政通”政務平臺。辦事群眾通過微信掃碼、點擊登錄即可完成在線查閱、表格下載、預約辦理、審核辦理。該平臺正式啟用以來,累計登錄企業、群眾6000余人次,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指導、表格下載5000人次,協助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各類許可1000余件。
“群眾通過‘襄政通’微審批平臺可實現‘隨時能辦、隨身能辦、誰都能辦’,切實滿足了企業群眾對審批提質增效的新期待、新需求。”襄都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陳虎說。
致力于打造信用環境并推動信用落地,該局推出“誠信商圈”微信小程序,打造天一城、世貿天街“誠信商圈”以及天一街、梧桐街、新西街“誠信街區”。截至目前,小程序入駐商戶2300余家,注冊用戶4600余人,1000余人使用小程序獲得優惠;1418家企業入駐市“信易貸”平臺,授信5000余萬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襄都區行政審批局局長趙建強表示,今后,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制度創新、深化流程再造,不斷推動審批提速、服務提質、管理提效,以營商環境提檔升級助力襄都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