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位于內丘縣的鵲山湖國家濕地公園迎來了一大批過境遷徙的白天鵝,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湖中游弋、覓食,與遠處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河道構成一幅和諧優美的生態畫卷。劉繼東 黃濤攝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進入11月以來,62只過境遷徙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陸續飛抵內丘縣,在鵲山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保育區駐留休整。記者從內丘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這是鵲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建成以來,野生白天鵝第三次到此駐留。
11月27日,鵲山湖濕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結隊的野生白天鵝時而展翅飛翔,時而翩翩起舞,時而追逐嬉戲,時而悠閑覓食,呈現出一幅活力靈動的冬日濕地美景。
“去年春天,我們第一次監測到,20天內,約有200只遷徙的野生白天鵝先后飛抵濕地公園,并在此停歇。今年春、冬兩季,這里也成為野生白天鵝遷徙路線上的‘生態驛站’。”內丘縣濕地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劉麗斌介紹,自2015年鵲山湖濕地公園獲批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單位,內丘縣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開展濕地公園綜合建設管理,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公園內重要的濕地植物群落和珍貴鳥類的棲息地持續得到修復,與之同時,濕地公園所在的馬河流域水資源、濕地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上游水質持續凈化,集濕地保護恢復、可持續利用示范、流域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于一體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日趨完善。
截至目前,鵲山湖國家濕地公園主體水質達到國家Ⅲ類標準;濕地面積由158.61公頃恢復到209.2公頃,濕地率由52.8%上升到69.7%;濕地生態系統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在凈化水質、涵養水源、維持生態平衡、改善城市環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公園內維管植物由從155種,隸屬于52科119屬,增加到183種,隸屬于56科137屬;動物種類特別是鳥類多樣性尤其豐富,野生脊椎動物從137種,隸屬于5綱25目57科95屬,增加到158種,隸屬于5綱27目60科110屬。
如今,鵲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已是我省南部距離首都北京和省會石家莊最近國家級濕地公園。
“我們建立了濕地生態環境監測制度,聯合水務、環保等部門,密切觀察濕地面積、水質變化,定期進行水質、空氣等內容監測,同時依托高等院校的技術人才和資源優勢開展科研監測,開展年度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動植物種類組成、種群數量、種群變化等數據,詳細掌握野生動植物資源現狀及變化,為濕地公園動植物的繁衍與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劉麗斌介紹,經過連年監測發現,僅“三有”鳥類就有成百上千只在鵲山湖濕地安家,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在鳥類遷徙的現實中得到有力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