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續深化人社服務快辦行動——
推出“10+N”件事打包辦新模式
本報訊(記者孫建偉 通訊員宋蕾放 呂會杰)“由于我的工作單位換得比較多,上個月辦理退休手續時才發現有些資料不全、需要去多個單位補辦。沒想到在服務大廳窗口做了登記后,不用我跑,工作人員都幫我補齊了,真是太感謝他們了!”近日,說起市人社部門推出的“10+N”件事打包辦服務新模式,退休職工宋鳳英贊不絕口。
市社保局局長黃國平告訴記者,他們在工作中發現靈活就業人員窗口接待人數最多,并且存在多頭找、多次跑、時間長等問題。為此,他們在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職工退休”等10個國家規定的關聯事項“一件事”集成服務的基礎上,推出靈活就業群體社保業務一件事打包辦理,形成人社業務“10+N”件事打包辦新模式?,F在,一樓服務大廳開設3個綜合受理窗口,集中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參保登記、修改信息、關系轉移、補繳欠費等業務辦理一條龍服務。
據了解,“10+N”件事打包辦新模式是我市搶抓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首批“人社服務快辦行動”試點市機遇,在完成國家規定的“打包辦”“提速辦”“簡便辦”事項基礎上,主動改革創新,調高標尺,積極拓展的實際探索。去年以來,全市圍繞破解企業發展、項目落地、群眾辦事過程中存在的“多頭跑”“反復跑”“材料多”“辦事慢”等“堵點”問題,“清事項、減材料、壓時限”,壓縮辦事時限1379天,精簡辦事環節322個,11件關聯事項實現“打包辦”,158項業務實現“簡便辦”,125項業務實現“提速辦”,145項業務實現“網上辦”。
為進一步優化群眾辦事體驗,我市還創新推出堵點事項“追蹤辦”、疑難事項“上門辦”、卡殼事項“提前辦”、不便事項“就近辦”等多種下沉式服務。全市為138名高齡老人提供“一對一零距離”上門溫馨服務;解決213件由于第三方逃逸等問題造成工傷保險案件積壓、工傷費用報銷難問題;支付待遇800余萬元,為2938名到退休年齡的職工提供提前預審服務;利用全市30多家工行分支機構為退休職工提供“社銀合作”認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