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趙欣葉通訊員吉同帥、楊鐸)近日,市民政局公布第二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共79個地名入選。其中包括南和區、巨鹿縣、廣宗縣3個古縣,信都區將軍墓鎮等4個古鎮,信都區內陽村等45個古村落,信都區仲毅園等11個紅色地名,襄都區北大街等15個自然地理實體,寧晉縣月坊城1個歷史地名。截至目前,共有91個地名列入我市市級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地名文化遺產是我市的歷史象征、文化標志和風俗符號,反映了我市深厚的歷史淵源和豐富的歷史文化。此次地名文化遺產評審綜合考慮了時間、地名詞語文化、地名實體文化、傳承價值4方面的因素。
近年來,市民政局成立了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專班,確定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并制定印發《邢臺市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實施方案》,積極開展地名文化遺產調查摸底工作。同時,市民政局還聯合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文廣旅局、市城管局、市檔案館、邢臺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等部門和機構,深入探究地名根源。
此外,市民政局鼓勵各地征集與地名有關的故事、全面推進鄉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標志設置維護,并探索地名賦能產業發展,加強對“地名+”系列文化的宣傳推介,推動“鄉村著名行動”工作走深走實,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