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猛調研檢查百泉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時強調
科學有效加強百泉資源保護和利用 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夯實基礎
本報訊(記者麻國棟)9月2日,市委書記楊猛調研檢查百泉資源保護利用工作,強調要堅決按照市委十屆九次全會部署,系統做好百泉泉域的保護和利用,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夯實基礎。市領導呂瑞民、邱文雙、寧成信、劉金宇、錢麗霞,邢臺學院黨委書記賈云霄參加并講了意見。
省地礦局第九地質大隊是我省從事地下水資源保護與研究的專業地質隊伍,是我市百泉泉域治理與修復的重要力量。去年以來,地質九隊研發設立了百泉泉域監測指揮中心,圍繞“泉眼、泉道、泉景和泉群”四大要素,通過48眼地下水監測井和6處流量監測站數據,實時掌握百泉泉域的水資源狀態。楊猛來到該中心,察看監測系統運營情況,看望一線工作人員,勉勵大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不斷提升泉域監測的覆蓋面和精準度,積極為百泉復涌提供技術支撐。
2022年以來,百泉泉域一些泉眼陸續復涌。位于七里河北岸的華莊泉是近期復涌的泉眼之一,泉水汩汩涌出、清澈明凈,吸引眾多游客和市民參觀打卡。楊猛一行來到華莊泉,現場查看了解泉眼復涌情況,強調要保護好、利用好、展示好百泉資源,讓廣大市民和游客共享太行泉城之美。楊猛還實地察看了七里河上游新修復的1、2號橡膠壩河段蓄水情況,要求有關部門加強科學調水,推動有序蓄水,在打造親水景觀的同時,為百泉持續復涌提供水資源保障。
隨后楊猛主持召開座談會,一同研究百泉資源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他指出,泉水是邢臺獨特的城市名片,也是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支撐,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倍加珍惜這一寶貴資源,系統研究整理百泉文化,加強歷史文化和百泉文化的有機融合,助力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要建立工作專班,組建專家隊伍,健全運行機制,開展泉水資源保護利用調查研究,用情用心用力守護好各大名泉,為泉水持續復涌提供組織保障和技術支撐。要研究推出保證百泉持續復涌的“組合拳”,一體化推進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大力壓減地下水開采,增強水源涵養能力,為百泉提供源源不斷“源頭活水”。要加快推進地方立法,依法做好泉域的保護和利用,廣泛動員公眾參與泉域保護,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共同凝聚起“以泉興城”的強大力量。要加強泉眼、泉坑的開發利用,與文旅業態有機結合,增強片區開發思維,重點推進百泉鴛水公園建設,打造有影響力的旅游景區和泉文化體驗場景,推廣展示“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城市品牌,加快泉城特色旅游城市建設步伐。
市直及駐市相關單位、有關國有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