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猛在調研檢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時強調
堅定信心決心挖掘資源優勢 加快爭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本報訊(記者麻國棟)9月1日,市委書記楊猛調研檢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研究落實國家級專家組評估意見建議,強調要深入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增強信心決心,凝聚工作合力,加強系統集成,深入挖掘利用邢臺獨特歷史文化資源,全力加快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步伐。市領導邱文雙、寧成信、錢麗霞參加并講了意見。
河北建頃公司是全程參與古城保護修復規劃制定、提供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技術支持的本土民營企業。楊猛一行來到該企業辦公區,看望一線工作人員,了解古城保護修復規劃制定情況,勉勵企業繼續發揮表率作用,帶動全社會積極參與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建設,進一步凝聚起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強大合力。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楊猛聽取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相關領域工作的匯報,共同研究下一步工作舉措。他指出,去年以來,我市順應廣大市民呼聲,全面啟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將邢州古城保護修復作為市領導滾動包聯的20項重點任務全力推動,目前取得了積極成效,已經順利接受國家級專家組的現場評估。當前,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進入關鍵階段,各地各相關部門要以對人民和歷史負責的態度,堅定信心決心,把申報工作作為落實“文化興市”戰略的重中之重,細化明確責任分工和階段性任務,切實加快工作步伐。要精準把握申報標準,嚴格對標評審規則,迅速落實專家評估意見,盡快補短板、強基礎,全面提升軟硬件水平。要增強系統集成理念,文化興市專班加強統籌指揮,在加快推進邢州古城規劃、保護、利用的同時,更加注重全市域范圍歷史文化資源的整體保護利用,切實提高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加快考古工作步伐,搶抓國家第四次文物普查和商代文化探源工程等機遇,扎實推進重大考古項目,加強考古成果研究和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用起來”。要立足老工業基地的基礎條件,積極探索工業遺存合理規劃、保護和發展利用,增加歷史文化名城業態。要加強歷史文化和百泉文化的有機融合,持續鞏固百泉復涌成果,系統做好各大名泉區域的開發利用和宣傳展示,進一步構建以泉興城的保障體系。
楊猛強調,“十一”國慶節小長假臨近,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促消費相關工作,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推動更多服務消費場所開門亮相、更多標志性文旅項目投入運營,更好滿足游客和市民節假日文旅消費需求,進一步營造合力打造泉城特色旅游城市的濃厚氛圍。
襄都區、市直相關部門、有關市屬國企主要負責同志,我市歷史文化領域有關專家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