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人在激光切割機設備上進行板材畫圖排版切割工作。 張明明、李院紅攝
掃碼看視頻
本報記者 郭文靜 通訊員 李院紅
自動碼垛小包裝機、炭黑收集率更高的袋濾器、密封性更強的氣密閥……這些改良版炭黑生產設備及零部件,是位于市經開區的河北新瓏智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的。
外購的生產設備成本高、適配性差,拉低了企業生產效率。遇到這種難題,怎么辦?從事炭黑研發制造的龍星化工給出的答案是,投資建設全資子公司新瓏智控,根據需求定制各類炭黑生產設備及零部件。
去年,新瓏智控投資1.2億元建設龍星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僅半年就投產,隨之帶來的降本增效成效立竿見影。
創新優化生產線布局
近日,記者走進河北新瓏智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看到機械吊臂在空中“飛舞”,將一塊塊鋼板放入切割機內。待切割、鉚接完后,型材便通過自動裝置進入焊接環節。根據需要,有的型材被運送至固定焊接機處繼續作業,有的則被運送至指定位置,一輛輛移動焊接機駛到該處進行焊接。之后,各處焊接完的型材分別被運到形狀不一的“房子”前。這些“房子”就是不同類型的數控加工設備。只見工人拉開“房門”,輸入指令,自動上料、產品成型、產品下線,整套生產流程十分流暢。
“不建整條自動化流水線,而是實施各環節智能化作業。這是新瓏智控公司在生產線設計上的創新。”公司總工程師喬慧解釋道,在建設數智化工廠方面,有一個繞不開的關鍵詞:非標準化。
作為非標準化加工設備制造企業,該公司生產的研磨齒盤、葉輪等產品具有規格大、自重大、定制化的特點,無法統一標準進行流水線作業。如何有效重塑流程?
根據工藝需要,該公司定制了數控車銑床、立式加工中心等先進數控加工設備。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可實現產品車削、銑削以及鏜削等復合功能,能夠實現一次裝夾、全部完工;光纖激光切割機擁有雙層交換臺,可實現切割與上料同時進行;十字架焊接機“一機三種焊法”,可最大限度滿足焊接需求……此外,充分利用“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啟用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以及生產執行系統,確保產品設計開發高效協同以及生產高效運行。
智能設備和“5G+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了降本增效,生產效能提升50%、成本下降15%,同時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如今,產品備受客戶青睞,訂單已經排到8月。
深耕定制產品賽道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自動碼垛小包裝機,已應用到龍星化工炭黑生產車間,目前正在申請省重點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公司研發部部長李孝軍自豪地告訴記者,認定成功后,也算是對團隊技術創新能力的認可。龍星化工啟用自動碼垛小包裝機后,每條自動化包裝線可節省人工3名,工作效率提高50%。
袋濾器是一種炭黑收集設備。前段時間,新瓏智控自主研發的袋濾器應用到龍星化工炭黑生產車間后,就顯示出良好的適配性。與以往袋濾器相比體積更小,炭黑收集率高達99.9%。
除了向炭黑產業鏈上游延伸,自主研發各類炭黑裝置設備外,新瓏智控還積極向產業鏈下游拓展業務。此外,聚焦產品多樣化,積極探索新能源設備、環保通用設備等制造加工,還可為用戶提供智能設備制造、安裝、售后維護一站式服務。
眼下,市經開區科工局正在為企業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獲得認定后,企業可享受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便于今后“輕裝前行”。“公司已擁有一支15人組成的研發團隊,市經開區科工部門還計劃為我們引入科技智囊團,建立一個駐企科技專家工作站。這樣一來,我們進軍高端定制市場更有底氣了。”李孝軍憧憬道。
數字賦能“智造”升級
得益于數字化生產,新瓏智控產品的各項數據都實時顯示在生產執行系統作業人員工作平臺的屏幕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產品的型號、生產工藝、進度……
產品下線后,生產工人只需在可視化生產執行系統作業人員工作平臺點擊“出站報工”,負責產品巡檢的工人通過系統手機端就會收到指令,第一時間前去檢驗產品。與此同時,生產工人的業務量通過系統自動傳輸到財務端,用于核算月度工資。僅此一項,可節省兩名人工。
生產執行系統是公司的“智慧大腦”,在整個企業信息集成系統中承上啟下,是生產活動與管理活動信息溝通的橋梁。一方面向生產過程人員傳達企業有關計劃,另一方面又向相關部門反饋產品制造過程的狀態。“生產執行系統實時監控和控制制造過程,全流程工廠化、自動化、少人化生產,生產效能提升20%。生產信息數字化,也使生產全鏈條可追溯成為可能。”喬慧告訴記者。
此外,該公司還啟用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通過實施培育期研發成本最小化和成長期至結束期的企業利潤最大化,實現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在“5G+工業互聯網”的加持下,新瓏智控裝備智造的步伐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