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基礎設施加快復工復產 安全溫暖過冬
我市災后恢復重建扎實有序推進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通訊員趙英麗)今年7月底8月初,包括我市在內的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災害發生后,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聚焦秋耕秋種、房屋修繕重建、城鄉環境整治、企業復工復產、基礎設施修復維護等重點領域,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眾志成城推進基礎設施有序恢復——
在災后恢復重建中,我市面對水、電、氣、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的情況,第一時間集結力量,眾志成城抓緊搶修受損基礎設施。
截至目前,全市受損的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35千伏線路、10千伏線路以及通信基站、光纜等電力、通信設施全部修復完成。水毀道路、斷交路段全部恢復通行。同時,完成修復重建(永久性恢復)工程75處,涉及村莊96個,解決受災農村供水人口19.01萬人;實施工程搶修并通水工程354處,涉及村莊290個,解決受災農村供水人口29.03萬人。
一條條險道的搶通、一盞盞電燈的點亮、一束束信號的恢復,為全面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爭分奪秒助力受災企業復工復產——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已經基本按時交付4000萬元的客戶訂單,把8月份受災停產的損失補了回來。”日前,河北晶輝電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立伏說。
晶輝電工公司是位于寧晉縣大曹莊鎮的一家電纜生產企業,在7月底的強降雨中受災較重。洪水剛退,寧晉縣相關部門就及時幫企業清運垃圾和淤泥,解決各種困難。8月13日,部分車間率先運轉起來,8月29日,整個廠區全部復工復產。
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我市強化包聯幫扶,成立8個災后重建工作組,先后兩輪深入一線指導縣(市、區)組織受災企業通過修繕、重建等方式開展自救,同時加快落實省級貼息貸款資金,精準組織開展一批產需對接、產融對接活動,推動降低企業貸款利率,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幫促企業緩解復產資金壓力、盡快達產達效。
目前,全市受災的規上和規下企業,已全部復產。
全力以赴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沙洺河與南澧河夾道處,位于大陸澤蓄滯洪區的任澤區駱莊鄉駱六村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粉刷過水墻體、修復受損農田道路……災害發生后,駱六村成立災后重建突擊隊,并吸收青年黨員志愿者加入。村保潔員加大沿街收集垃圾頻次,從一天早晚兩次改為動態式收集,堅持日產日清。黨群合力共建,又見鄉村好容顏。
圍繞確保受災群眾住有所居、安全溫暖過冬的目標,我市積極引導因災受損農戶恢復重建、開展包聯幫扶、協調機械設備等措施,加快推進危房拆除清理,建立黨員干部包聯機制,黨員干部與農戶協同加快恢復重建進度。
修繕、加固、新建……入冬前,我市“一戶一檔”精準推進災后農村房屋恢復重建工作,農村住房恢復重建任務全部完成。同時對受災農戶進行排查,受損的307臺燃氣壁掛爐全部完成維修或更換。
我市將對已解決問題開展“回頭看”,確保各項重建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切實保障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堅決打好打贏災后重建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