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劉會芳、修波)近日,記者在位于臨西縣的河北鑫泰軸承鍛造有限公司看到,一批批高精度節材軸承套圈產品不斷下線。“優化模具設計和鍛造工藝,采用二次碾擴工藝,我們的軸承鍛件精度越來越高,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總經理李金貴說。
鑫泰軸承是臨西縣軸承零部件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之一。該產業集群起步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經過近50年的發展,已擁有軸承生產銷售及配套企業1389家,其中規上生產企業35家,從業人員9.3萬人,年生產能力8.1億套。
軸承,被譽為“工業關節”,幾乎每一件需要轉動的工業制品,都離不開這個零件。目前在國內,每10個軸承中就有1個產自臨西。今年,臨西縣軸承零部件產業集群入選2023年度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近年來,臨西縣注重“外引內育”,引龍頭、提品質、強創新、育品牌,強化科技創新,全力推動軸承零部件產業集群實現價值提升、規模擴增。
規上軸承企業全部建設了產業技術聯盟和企業技術中心;與清華大學、洛軸、哈軸等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河北省軸承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4個項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小到直徑5毫米以下的微型軸承,大到直徑2.5米以上的特大型軸承均能生產……經過多年發展,臨西縣軸承零部件產業集群創新體系日趨完善。
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臨西縣學習借鑒雄安集團模式,成立了縣屬國有企業臨發集團,實行公司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形成了10大業務板塊18個子公司,運營收益用來支持軸承零部件產業發展。組建了為軸承零部件產業集群提供專業服務的平臺公司——臨軸集團,為軸承產業鏈中的原材料采購、產品研發、質量檢驗檢測、市場推廣等環節提供專業化服務。
同時,臨西縣加快促進集群數字化生產力提升,集群建成數字化車間5家,擁有各類生產設備7萬余臺(套),其中數字化、智能化機床占比超過60%,規上軸承企業全部實現了數控化生產。產業鏈協同效應漸顯,集群從產業鏈、供應鏈提高本地化配套率,本地化配套率達到50%。
投產項目效益凸顯,招引項目進度加快。臨西縣堅持“工業立縣”戰略,通過多種形式抓投資上項目,使一大批優質企業落戶臨西。今年,該縣又成功招引了北京建龍集團、哈爾濱軸承集團等多個國內外知名企業,為臨西縣軸承零部件產業加速提檔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