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我市46個產業集群營業收入4138.73億元,同比增長11.97%
特色產業勢頭強 經濟發展活力增
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劉會芳)產業興則縣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近年來,我市堅持把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市場引領和政府推動下,從“一鄉一品”“一縣一業”,發展到中小企業聚集,進而向特色產業集群轉變,培育了46個特色產業集群,20個特色產業集群列入省級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全省第二;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3個,數量全省第一。
今年1-9月,全市特色產業集群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46個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4138.73億元,同比增長11.97%。
經過多年培育,我市縣域特色產業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隆堯縣食品產業集群依托龍頭企業今麥郎輻射帶動,上游包裝企業、中游食品調料企業、下游物流電商企業均聚集在東方食品城,大中小企業交織協同發展;平鄉、廣宗兩縣引入江蘇、天津等地自行車行業龍頭企業好孩子、富士達等與本地企業融合發展,自行車128個零部件可全部本地配套生產;沙河平板玻璃企業與深加工企業密切合作,本地深加工率達到50%左右;硅片、電池片、組件等光伏產業鏈核心產品均在邢臺本地實現生產。
產業發展快,要靠“龍頭”帶。全市特色產業集群內現有規上企業118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51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8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家、省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產品)38家、“領跑者”企業25家。這些龍頭企業為縣域特色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是帶動所屬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的基礎力量。
為培育更多龍頭企業,我市實施“領跑者”企業培育行動,加強包聯幫扶,強化項目支撐和組織保障,優選60余家在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突出的企業納入省“領跑者”企業培育庫。
圍繞重點特色產業集群,我市深入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全面推動個性化定制、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應用。圍繞融資上市、產融對接、創新賦能、數字化轉型、育才引才等活動主題,深入各縣對接產業集群,舉辦“百場萬家”公益服務活動,整合資源賦能特色產業集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