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郭文靜通訊員王門通)今年以來,市財政局聚焦重塑財稅惠企政策體系、創新優化財政體制機制、加強財會監督檢查三項重點工作,深化財政改革,從對企業“放水養魚”轉變為全生命周期服務,從打造財稅政策洼地轉變為打造公平競爭高地,從階段性政策幫扶轉變為穩定性制度供給,全力優化財稅營商環境。
通過實施財稅惠企政策迭代行動,我市財政部門重塑財稅惠企政策體系,推動財稅政策加力提效。全面頂格執行中央、省減稅降費政策,創新實施市有關政策,2019年以來,全市累計減稅降費198.36億元,實現省以下行政事業性涉企“零收費”。改革惠企支持方式,目前梳理集成惠企政策81項,變分散化為組合式、集成化支持。多措并舉放大財稅惠企政策效應,通過稅費優惠、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等方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規范運作。截至目前,我市PPP管理庫項目共有44個,計劃投資約195.88億元,重點推進民生短板、重點行業領域建設。
探索建立企業合法權益補償救濟機制,切實維護企業(供應商)合法權益;推動采購政策向中小微企業傾斜,有效激發經營主體活力……財政部門創新優化財政體制機制,著力打造更加穩定、持續優化的制度型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市直共完成政府采購計劃備案2.97億元,其中預留中小企業采購金額2.38億元,預留比例達79.88%;小微企業預留金額2.05億元,占中小企業預留比例的86.39%。
同時,扎實開展財會監督年行動,嚴肅財經紀律,凈化財稅營商環境。我市財政部門開展財政秩序專項檢查,嚴格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行為,提升財政評審質量,規范工程建設項目其他費用計算標準,有效控制投資成本。1-5月,完成評審項目79個,送審金額9.5億元,審減1.43億元,平均審減率15.05%,有效提高了財政投資準確性與合理性,最大限度發揮了財政資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