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珠吐玉溝頭泉
藍天下的溝頭泉。徐坤坤攝
本報訊(記者黃濤)“‘泉城’邢臺又回來了。”年近七旬的武家莊村村民宋升達說。
曾經干涸的泉眼,如今汩汩清泉持續噴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和多種鳥類來村里“做客”——近年來,泉水復涌讓邢臺經開區東汪鎮武家莊村村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作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不再僅存于村里老人的記憶,更成為承載邢臺人鄉愁的文化符號和邢臺城市新名片。
溝頭泉是邢臺市十大名泉之一,當年溝頭泉一帶被稱為“水海”,方圓十里全是水域。近年來,我市扎實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實施水生態保護修復,打出“節管調發力,引蓄補并舉”的組合拳。通過推進全社會節水、管控取用地下水、調整農業結構、最大限度引用地表水、提高地表水調蓄能力、推進河渠生態補水等措施,減少地下水開采量,有效推進地下水位持續回升。從2021年開始,溝頭泉持續復涌,在周邊形成350多畝的水域。
溝頭泉復涌以來,邢臺經開區采取有力措施,持續做好溝頭泉水源生態保護文章,高標準謀劃城市湖濱生態濕地帶和城市更新項目建設,加快鄉村振興與生態環境修復融合發展。溝頭泉環境好了,綠林中,時時能聽到清脆的鳥語;湖面上,處處能望見覓食展翅的珍禽,溝頭泉公園也成為市民休閑游玩的熱門景點。生態環境改善,讓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生態紅利,還促進了周邊地域的高質量發展,產業園區內高科技企業紛紛落戶、各種特色種植產業蓬勃發展,區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相關報道見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