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本報記者 王帥薇 籍明泉 通訊員 申富國
圖為沙河市白塔鎮欒卸村鳥瞰圖。 申富國攝
在沙河市白塔鎮欒卸村,茂密的樹林簇擁著一座座白墻紅頂的聯排式小樓,藍寶石般的人工湖鑲嵌在村旁的山丘之中。如今,不斷擴大的綠色版圖更生態、更宜居,頗具特色的萬畝銀杏林吸引來不少游客,讓這個村子走上產業融合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使沙河的奮進目標更加明確。
日前,沙河市委八屆四次全會明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集中全市力量,穩扎穩打、重點突破,到2035年,全面建成經濟強市、美麗沙河,實現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取得明顯突破,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壯大,現代農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在打造系列新圖景中展現沙河作為。
今年以來,沙河市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明確“1+5”新型工業化發展總體思路,加速推進“1+5”產業體系建設。前三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增長11.7%、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2.1%。積極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金沙河集團、海生實業、多拉拉物流分別入圍2022年河北省民營企業、制造業民營企業和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大力培育發展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生態農業,在庫農業固投項目達到18個,累計投資超2.1億元,現代農業發展底氣更足、勢頭更好。
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1+5”產業格局。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結合產業基礎,沙河市強力實施傳統產業基礎再造和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夯實筑牢支撐沙河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
切實發揮產業專班優勢,進一步明晰產業發展路徑和每年發展計劃,年初定目標、年中見成效、年底交總賬,全力提升產業基礎實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盡快推動沙河市實現由“工業大縣”到“產業強縣”的轉變。
多舉措發展現代農業,促進“一產接二連三”。嚴守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推廣“馬蘭1號”等優良作物品種,全面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深入開展國家級特色農業產品優勢區、邢臺市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帶動綠色農業、設施農業、高效農業規模化發展。大力實施農業園區質量提升工程,深化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
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推動全域旅游整體水平再上新臺階。立足機場、高鐵、高速、國省干道立體交通網絡,大力實施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工程,加快建設以生鮮食品等冷鏈物流、快遞為主的臨空物流園,加快建設以玻璃、煤炭等大宗商品為主的鐵路物流園。堅持以建成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用足用好旅游資源,精準定位消費群體,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