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露橦 通訊員陳思佳)堅持一線幫扶調研;對發現的問題“旁站式”整改;落實“24+7+5+3”工作機制……連日來,各級各部門按照省、市委部署,投入各方面力量全區域全時段治理各類污染源,凝心聚力,合力攻堅,推動大氣污染防治。
記者從市大氣辦獲悉,今冬,面對大氣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同志蒞臨我市指導工作,始終堅持一線幫扶調研、每日調度部署。省生態環境廳抽調120名執法人員組成幫扶組,對發現的問題“旁站式”整改,整改不到位、人員不離開。市大氣辦成立了30個督導組,由處級干部帶隊,深入各縣(市、區)檢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落實情況。各縣(市、區)和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不斷加強部門聯防聯控,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因子開展集中攻堅。
連日來,我市結合省生態環境廳指導意見,聚焦建筑工地、道路、停車場和廢棄閑置場院,嚴格按照標準落實道路清掃、工地灑水、路面硬化等各項抑塵措施,在全域開展“洗城”行動。截至目前,市城管局及各縣(市、區)累計出動約5.7萬人次,累計清洗道路總長度約5041余公里、綠化帶面積1518萬余平方米、廣場(游園、公園)面積約1007萬平方米,對78萬余平方米的裸露地塊進行苫蓋維護抑塵,沖洗樹木35.6萬余棵。
12月9日以來,全市住建系統累計出動399人次,督導檢查建筑工地690個,發現問題109個,已全部整改完成。其中,修補門窗洞口736個,更換密目網6620平方米,覆蓋防塵網19530平方米。全市交通系統累計出動機械531臺次,濕掃道路3500余公里,灑水3800余公里,沖洗路肩、邊溝3570余公里,沖洗灌木300余萬平方米、樹木56萬余棵、交通設施900余公里。
信都區全面動員各鄉鎮辦抓好秸稈禁燒工作,采取鄉村大喇叭廣播、巡防隊員巡查、設立防火檢查站等多種方式開展禁燒宣傳和監管工作,同時實時關注“天眼”系統,建立完善的火情應對網絡,確保出現火情在半小時內得到消除。在工業企業減排方面,嚴格落實“24+7+5+3”工作機制,力爭第一時間根據氣象變化,預警研判,主動出擊,超前行動,落實提前采取管控措施,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產生。
目前,沙河市構建調度指令、問題交辦、整改落實“全流程”指揮網絡,24小時隨時研判分析空氣質量。沙河市大氣辦督查專班采取明察暗訪、夜查晨查、隨機檢查等方式,全員動員,對全域散煤、揚塵、火點、高值進行督查和全過程問效,嚴查不落實的人和事,形成高壓態勢。
市大氣辦負責人表示,全市上下將持續抓好全域控塵、散煤治理、工業企業減排、重污染天氣應對等工作,對前期發現的問題進行回頭看,以高標準的督導幫扶抓出落實成效,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