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芳 通訊員 李思佑
每天早上8點,市應急管理局邢東新區分局副局長馬建敏就已經坐在辦公室開始工作,能早來就早來是他多年來養成的工作習慣。“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民生最大的保障,早點過來看看安全臺賬,做到心中有數。”
“我的職責和使命就是逆向而行,只要是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就要沖鋒在前面。”2016年,“80后”的馬建敏轉業到市應急管理局(原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作,多年來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全面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2020年初秋,馬建敏從市應急管理局機關調到邢東新區分局主持工作。工作角色發生轉變,從單一業務到全面工作,對馬建敏而言,很多應急管理法律、技術方面的知識都是空白。
面對困難,馬建敏表示:“不管工作角色怎么變,應急人的實干擔當不能變。”隨后,他一頭扎進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學習中,背法規、查文件、主動對接市局10個科室請教問題。
通過不斷的努力,他將各種安全生產政策熟記于心,并且不斷創新思路,先后制定了不同行業、領域應急預案17個,被大家贊譽為應急管理系統的“多面手”。
馬建敏表示,要想當好人民群眾安全的守衛人,當好改革發展的保護人,除足夠的知識儲備和領導策略外,還要具有前瞻性,能夠下好先手棋。
在河北美迪玻璃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一個月時間的蹲點幫扶,手把手帶員工對高風險點進行了全面辨識;
在中石油52站,和片區經理、站長對油站進行了共三輪辨識,修訂了風險管控臺賬;
推進“金睛”工程建設,實現企業作業活動實時監控、遠程預警、倒查追溯全過程全時段監管;
……
像這樣的事例在馬建敏的工作生涯中數不勝數,他用實際行動來保障轄區內的生產安全。
馬建敏榮獲2021年度邢臺市“爭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十佳個人。“榮譽對我是一種鞭策,我始終記得我是一名應急人。”馬建敏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他將始終以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推進應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