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建成以林木為主,喬灌草合理搭配,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的森林城市生態格局
我市獲評“國家森林城市”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通訊員和鈺)從市林業局獲悉,近日,國家林草局授予26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邢臺市位列其中。
據介紹,從2016年著手“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以來,我市圍繞森林網絡、森林健康、生態福利、生態文化及組織管理五大方面,大力實施西部山區生態屏障、城區森林體系、鄉鎮村綠色家園、平原農田林網等生態增綠工程,積極打造特色經濟林種植、林下產業、森林旅游等富民產業,初步建成了以林木為主,喬灌草合理搭配,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的森林城市生態格局。
近3年,我市認真落實國家關于制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要求,及時調整造林重點和布局,把造林重點向淺山丘陵區轉移、向城鎮鄉村轉移,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共完成人工造林93.2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5%。打造了郝氏造林法萬畝“七彩太行”、淺山丘陵區萬畝酸棗基地、白馬河大沙河生態景觀林、國家儲備林基地、平原區金銀花特色種植等一批成規模、高標準、有特色的綠化亮點工程。同時,積極發展生態產業,截至目前,全市經濟林面積達到171萬畝,建成5個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4個濕地公園、2個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和8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89.4億元。在加強森林保護方面,嚴守生態紅線,全市106支巡邏隊、2820名護林員、650個檢查站、143名瞭望員全部上崗到位,194個林火視頻監測點24小時不間斷監控,全市多年來沒有發生等級以上森林火災,無公害防治率達到93.4%。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7個村獲評國家級森林鄉村,125個村獲評省級森林鄉村。
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二英表示,將以邢臺市獲評“國家森林城市”為起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長效機制,把森林城市共建發展成果轉化為人民群眾宜居宜業的生態福祉,助力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為建設經濟強市、美麗邢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