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徐德業賀允儀)近日,市直工委評出2022年第三季度市直單位亮點工作。具體是:
我市市場主體總量增速全省第一 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多項措施大力扶持市場主體發展,截至9月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81.76萬戶,同比增長10.09%,增速全省第一。
我市新增省重點前期項目數量全省第二 市發改委加大項目謀劃儲備力度,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省重點前期項目77個,總投資725.91億元。
我市特色產業集群營收增速全省第二 市工信局大力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上半年我市納入省統計的42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2235.4億元,營收增速15.2%,全省排名第二。
市財政局為全市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提升提供財力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共接收中央財政直達資金154.5億元,完成支出113.8億元,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43.2億元,引導基金規模達到41.34億元,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3個,計劃投資約17.5億元。
我市開辦企業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截至9月底,全市凈增市場主體56374戶,凈增市場主體年度目標完成率117.86%,提前完成省定年度發展目標。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半年考核中,市行政審批局開辦企業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我市“三城同建”城市文化品牌被中央宣傳部宣傳推介 市委宣傳部統籌推進“悅讀之城·書香邢臺”“書畫之城·人文邢襄”“溫暖之城·日行一善”城市文化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中央宣傳部以《河北邢臺“三城同建”為城市發展凝心鑄魂賦能》為題,宣傳推介我市做法。
市稅務局被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為退稅減稅直聯點 1-9月份,全市已有25.29萬戶次納稅人享受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紅利共計66.64億元,30余條經驗做法被國家稅務總局、省稅務局采用推廣。
市教育局高質量完成中小學教學用房建改擴建任務 市教育局采取多種措施推動項目建設。截至8月底,完成22個項目學校主體施工,建設面積5.74萬㎡,增加學位5931個,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省排名第一 市住建局啟動改造老舊小區181個,建筑面積120.6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4萬戶。截至目前,181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完工率100%,全省排名第一。
我市榮獲2021年度醫改工作先進市 市衛健委統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多措并舉推動解決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8月1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通知,我市榮獲2021年度醫改工作先進市。
我市省級勞務品牌數量全省第一 市人社局持續強化勞務輸出和技能培訓,全力打造精品勞務品牌。日前,我市“臨西軸承工匠”“寧晉線纜能手”“平鄉童車人”“沙河玻璃工匠”4個勞務品牌被評為省級勞務品牌,數量全省第一。
我市在2022年孕婦產前基因免費篩查民生工程督導中排名全省第一 近日,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印發通報,我市在2022年孕婦產前基因免費篩查民生工程督導中得分93.75分,排名全省第一。
我市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提前完成省下達任務 市住建局爭取中央、省級專項補助資金24476萬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3332萬元,申請棚改專項債券17.15億元,申請獲批農發行政策性貸款9.15億元。截至8月底,全市棚改開工8264套,基本建成6985套,完成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設并交付項目12個,提前完成省下達任務目標。
市公安局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全省考核第一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加強源頭監管、排查道路隱患、嚴查交通違法,全市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同比明顯下降,未發生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在全省交警系統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減量控大”考核中,榮膺第一。
國道G107內丘縣城繞城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車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建設的國道G107內丘縣城繞城段改建工程9月3日正式通車試運行,與原G107、S341、扁鵲大道等道路形成干線公路主骨架,提高了區域路網的綜合運輸能力及整體服務水平。
我市3家經開區獲全省開發區建設專項資金2000萬元 市商務局多措并舉推進全市經開區上規模、上水平。8月11日,省開發區改革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2022年獲全省開發區建設專項資金支持開發區名單,我市邢臺經濟開發區、寧晉經濟開發區、清河經濟開發區成功入選并獲2000萬元資金支持。
我市公積金制度紅利惠及新市民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全面開展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等新市民繳存住房公積金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有9482戶新市民開戶繳納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2.75億元,提取使用1.65億元;2175戶新市民家庭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自住住房,貸款金額6.09億元,節省貸款利息1.2億元。該做法被《人民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
我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協會)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 日前,省文明辦通報了全省市級、縣級志愿服務聯合會(協會)成立情況,我市市本級、縣級全部成立志愿服務聯合會,目前已組建志愿服務隊伍4795支,注冊志愿者人數125萬余人。
市殘聯圓滿完成精準助殘服務工程 共為13805名殘疾人提供了康復服務,為4360名殘疾人提供了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為2093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培訓服務,為2648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了托養服務,為1066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了家庭無障礙改造服務。
全省節約集約用地現場會在我市召開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8月17日,全省節約集約用地現場會在我市寧晉縣召開,我市和寧晉縣就節約集約用地工作作典型發言。
我市新增產品質量3C認證企業、認證證書全省“雙第一” 市市場監管局積極與北京中輕聯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等認證機構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開辟網上申請CCC認證等綠色通道。全市新增強制性產品認證獲證企業252家、認證證書485張,兩個增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邢臺廣播電視臺獲得河北新聞獎消息類一等獎數量居全省地市級媒體第一 河北新聞獎是經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的全省新聞界最高獎,設消息、評論、通訊、系列報道等獎項,8月初公布的獲獎名單中,邢臺廣播電視臺三篇新聞作品獲得河北新聞獎(2020-2021年度)消息類一等獎,在地市級媒體中數量全省第一。
省眼科醫院在三級公立醫院(其他專科手術類)績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 7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2020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省眼科醫院獲A等級評價,在三級公立醫院(其他專科手術類)排名全國第16名,位列全省第一。
我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數量全省第一 9月份,市科協聯合市委宣傳部等單位匯聚多方科普資源,組織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農村(社區)、學校等地開展了293場科普活動,據中國科協全國科普日網上審核系統統計,我市活動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市供銷社1-8月份“十項重點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市供銷社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系列服務,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加強農產品產銷體系建設,積極構建縣域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在1-8月份全省供銷社系統“十項重點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
我市氣象現代化綜合指標評分位列全省市級氣象部門第一名 市氣象局堅持創新發展,強化氣象災害防御,以高質量氣象服務保障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省氣象局發布《2021年市縣級氣象現代化建設評估報告》,我市氣象現代化綜合指標評分位列全省市級氣象部門第一名。
我市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上半年全省應急管理系統排名第一 市應急管理局全力加強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撤銷職業資格、崗位證書21個、暫扣許可證6個、責令停產停業停止建設328家、吊銷經營許可證64個。
我市機關黨建聯學共建活動經驗做法獲全省推廣 市直工委將75個市級機關事業單位、20個縣級工委和17個中央、省駐邢機關組建9個聯學共建協作組,創新開展全市機關黨建聯學共建活動。截至9月底,舉辦宣講報告、專題講座、現場觀摩、志愿服務等各類活動260余場,參與人數達1.2萬余人次。8月19日,省直工委向全省推廣。
我市社會救助新模式獲全省推廣 市民政局積極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展“物質+服務”類社會救助新方式,為社會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提供5大類24項服務,滿足困難群眾多元化需求。被《河北民政》全省推廣。
我市成為全省首個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靜默認證”試點市 市人社局通過采集交通出行、社保卡更換、醫保住院報銷等信息進行大數據比對,為2萬余人實現免打擾、無感知認證,綜合認證率達到98%。《河北新聞聯播》等媒體宣傳報道。
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科技特派團、特派員工作 截至9月底,市科技局統籌完成了216家市級“領跑者”培育企業科技特派員聯絡員“全覆蓋”,20個科技特派團入駐企業開展工作,實現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全覆蓋。9月29日,我市作為唯一設區市,在全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選派工作視頻會議上作交流發言。
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醫保診間結算 市醫療保障局以市本級8家定點醫藥機構為試點,部署與國家醫保信息系統直接連通的智能終端設備。患者就診無需辦理就診卡,診間可以使用醫保電子憑證、身份證、人臉識別等多種途徑報銷結算,可一鍵完成門診慢性病和門診特殊疾病報銷,方便了群眾就醫。
市委辦公室推動“大學習、大進步、大作為”機關建設活動走深走實 印發《15篇重點學習篇目》《老一輩革命家怎樣寫文章》等學習資料3000余本,組織“局長講壇”、專題培訓講座13次,舉辦17個條線座談會和培訓會,用好學習強國、河北網絡干部學院等新媒體新平臺,推動全市黨辦系統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
市政府辦公室全面完成市縣政務服務大廳政務公開專區建設任務 截至9月30日,我市已全面完成市政務服務大廳和20個縣(市、區)政務服務大廳(便民服務中心)政務公開專區建設任務,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方便快捷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了有效服務。
市人大開展聯動監督執法檢查工作 7月份,組建7個執法檢查組,對五項聯動監督、“6+1”聯動監督“回頭看”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問題整改等開展執法檢查,明查暗訪點位280個,發現問題線索213條,提出意見建議60余條。
市政協開展“政協委員手拉手凝心聚力促發展”招商引資專項行動 通過積極對接委員企業,深入洽談項目,促進交流合作等方式,第三季度促成環球商匯中心等4個項目簽約,投資總額共計10.5億元。
市委組織部圓滿完成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改造升級工作 歷時3個多月,全市5563個站點全部完成設備安裝、軟件升級工作,實現了省市縣鄉村五級互聯互通的工作目標。
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舉辦邢臺市首屆民營企業創業創新、轉型升級“雙十佳”案例評選活動 通過對143家企業進行專題評審、現場路演,最終,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入選“雙十佳”案例。
邢臺日報社開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 深入一線進行實地采訪,通過文字、圖片、海報、視頻、互動H5等形式進行全媒體報道,全面展示我市鄉村振興成就,并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銷售和資金問題,相關稿件各平臺總點擊量達80萬+。
我市創作的情景表演唱《響器響》入圍中國群星獎 9月15日,由市文廣旅局精心打造的情景表演唱《響器響》入圍中國群星獎決賽名單。《響器響》在聲音塑造上還原了賣豆腐、賣香油、賣饅頭、修笸蘿四種響器的原聲,是體現邢臺特色,凸顯邢襄底蘊的精品力作。
市委編辦在全省率先實現“權責清單制度”鄉鎮(街道)和開發區“全覆蓋” 截至8月底,全市198個鄉鎮共梳理公開權責事項4.3萬余項,21個開發區共梳理公開權責事項898項,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鄉(街道)、開發區權責清單制度“全覆蓋”。
市委黨校獲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教學比賽一等獎 7月5日—8日,全省黨校系統教學比賽決賽以“云視頻”形式開展,市委黨校《三個“歷史決議”的邏輯演進與現實啟示》課程榮獲省市黨校組第一名。
市委研究室(改革辦)積極推介我市改革亮點 三季度,推薦《邢臺市威縣探索推進企業服務中心改革》《河北南宮市全面推進“智慧城市”數字大腦工作》在供中央領導同志參閱的中央級改革資訊刊物《改革內參》上刊發。我市公積金制度改革、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審批制度改革等8項改革亮點工作在《人民日報·人民號》等新媒體刊登。
我市被國家統計局選為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專項試點市 市統計局選取22家代表性強的企業作為試點單位,開展業務培訓指導,組織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9月底圓滿完成專項試點任務,在全省“五經普”專項試點會上作典型發言,受到國家統計局肯定。
市委網信辦打造五大網絡文明品牌營造向上向善網絡空間 開展助農、助學、敬老等“網聚大愛e起‘邢’動”網絡公益活動200余次,“筑夢邢襄·e起成長”青少年網絡素養提升系列活動100余次,創作“共建網絡文明在‘邢’動”網絡文明宣傳新媒體作品1000余部,舉辦“最美的家最愛的國”最美家庭故事會展播活動33期,征集“爭做邢襄好網民”優秀故事246個,其中3個好網民故事和3個網絡文明活動被中央網信辦“中國好網民”微博轉載。
我市實現工業園區司法服務工作站全覆蓋 市中級法院加快推進法官工作站進駐工業園區工作,著力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減訴累、省成本。截至8月25日,全市法院完成31個法官工作站建設,實現了轄區內工業園區全覆蓋,近百名法官、法官助理及調解員進駐工作站為園區企業提供“零距離”司法服務。
市人民檢察院開展行政檢察“護航民生民利”專項活動 集中整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辦理104件涉民生民利領域行政檢察監督案件,化解行政爭議23件;向人民法院提出81件檢察建議,向行政機關提出15件檢察建議,均被采納;辦理的“南宮市某局怠于申請強制執行張某某行政非訴執行檢察監督案”被最高檢評為優秀案件。
市司法局推行法律援助告知承諾制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 申請人對經濟困難狀況進行承諾、履行相關程序即可受理。第三季度,全市通過“12348”熱線提供法律咨詢270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41件,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08件。
我市超額完成全年營造林任務 市林業局扎實有序推進造林綠化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營造林63.91萬畝,占省下達任務54萬畝的118.35%,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3.13萬畝、飛播造林11萬畝、封山育林15萬畝、退化林修復3萬畝,森林撫育21.78萬畝。
市城管局推動實現“潔凈城市”全覆蓋 截至目前,我市申報的8個縣(市)全部通過省住建廳潔凈城市驗收,除開發區、邢東新區不參與考核外,我市18個縣(市、區)全部獲得“潔凈城市”稱號,實現“潔凈城市”全覆蓋。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堅持“四個前置”助力企業上市融資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堅持對接前置、服務前置、機制前置、補貼前置,加快企業上市融資進程。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在審企業2家,新增輔導企業2家;新增直接融資112.4億元,比去年全年多增49.74億元,位居全省前列。
市審計局創新項目打捆審計促進提速增效 該局將近期需要完成的全市政府隱形債務和政府專項債券審計等6個“上審下”審計項目與“四好農村路”提升工程審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審計等6個“交叉審”審計項目實行打捆審計,最大限度降低審計進點頻次,減少重復交叉,減輕被審計單位負擔。
我市前三季度地表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市生態環境局構建全市統一的水環境監測、預警、溯源、研判、調度體制機制,落實日監測、日巡查制度,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提升明顯。截至目前,12個國省考斷面全部達到或優于省定目標,優良水體比例達58.3%。
市人民醫院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獲A等級評價 7月7日,2020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公布,市人民醫院獲得A等級評價,在全國參與考核的2508家三級公立醫院中排名168位,全省排名第5位,是我市唯一一家獲A等級評價的三級綜合醫院。
市第三醫院頸動脈內膜切除成形術走在全國前列 9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對2022年8月590家全國高級卒中中心質控情況進行了通報,該院頸動脈內膜切除成形術綜合排名全國第七,標志著該院在頸動脈內膜切除成形術治療腦血管病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多項獎項 榮獲高職組“機器人系統集成”賽項團體三等獎、“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賽項三等獎;“模具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工藝”賽項三等獎。
邢臺技師學院在第三屆河北省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中喜獲佳績 該院17名參賽教師全部載譽而歸,榮獲3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其中,獲得大賽信息類、商貿類第一名的2名教師將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
邢臺現代職業學校代表隊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團體三等獎 8月23日,邢臺現代職業學校代表隊在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網絡搭建與應用賽項比賽中榮獲團體三等獎。
全省首家市級糖尿病指導中心在市第五醫院成立 該中心在市第五醫院設置專病門診,同時在各縣成立糖尿病指導分中心,定期舉辦基層衛生人才培訓班、慢病防治巡回講堂和糖尿病防治訓練營,建立“醫院+媒體”健康傳播新模式,全面提高糖尿病整體防治水平。
市貿促會推動成立邢臺國際商會·平鄉特色產業 國際貿易服務中心服務地方特色產業8月3日,邢臺國際商會·平鄉特色產業國際貿易服務中心在市貿促會掛牌成立。9月14日——17日,該中心赴寧夏與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秘書處達成將平鄉自行車產業及童車(玩具)等特色產品列入中阿博覽會項目。
市大數據發展中心開展第三期政務云資源清查調整工作 本期清查調整共完成縮減計算資源924核,內存資源2656G,存儲空間203007G,節約政務云服務費4349963.6元。
省地質九隊完成我市2022年城市國土空間監測 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和遙感技術,通過內業解譯與外業核查對我市全域4區14縣(市)重點地類變化、城市國土空間信息進行識別與提取,為各級政府提供及時、準確的數字化基礎性測繪數據。
市檔案館接入國家檔案局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實現檔案查閱“一網通辦” 社會公眾可通過國家檔案局官方網站或直接訪問網址(https://cxly.saac.gov.cn/)進入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實現足不出戶即可利用我市民生檔案和已開放檔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廣大群眾異地查檔服務需求。
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輯出版《中共邢臺市委大事記述》(2021上、下) 該書共90萬字,是一部記述中共邢臺市委重要活動的資料年卷。全書以綜合反映為主旨,宏觀概述與重點記述相結合,如實記述邢臺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情況。
我市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市婦聯全力推進美麗庭院示范創建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截至9月底,全市累計創建美麗庭院108萬戶,農村常住戶覆蓋率達80%。9月30日,在省婦聯宣傳思想暨美麗庭院示范創建工作觀摩推進會上全省推廣。
市文聯承辦第26屆河北省攝影藝術展 共收到全省900多位參賽作者3992件作品,最終評出入選作品200件。我市共獲得15個獎項,其中金獎2個,銀獎4個,優秀獎9個。
邢臺銀行成功舉辦“金融賦能”銀企對接簽約活動 9月16日,該行現場與全市15家優質企業集中簽署15個貸款項目,貸款總額共計3.12億元,有效緩解企業的融資難題。
邢臺開放大學開辦農村“兩委”干部專科學歷教育提升班 9月份,招收435名農村“兩委”干部學員,開設鄉村行政管理、鄉鎮企業管理、農業經濟管理3個專業,通過兩年半的學習與實踐,幫助“兩委”干部優化知識結構、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