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末,全市貸款余額4642.07億元,同比增長13.92%,居全省前列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穩中有進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 王芳)今年以來,我市金融運行穩中向好,截至4月末,全市貸款余額4642.07億元,同比增長13.92%,居全省前列。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穩中有進。這是記者從5月3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創新開展“金融活水潤萬企”“行長走基層”等活動,深化常態化銀企對接機制、“雙推送”機制和創新服務機制,制定一系列惠企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聚焦全市省市重點項目、25條重點產業鏈、特色產業集群等重點領域,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引導全市金融系統入企精準走訪幫扶,著力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銀企對接成效。此外,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個性化信貸產品及特色精準服務,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金融保障。據悉,通過精準幫扶,目前已為134家企業落實信貸資金43.45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全市貸款余額4642.07億元,新增貸款281.01億元,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92%,高于全省平均2.41個百分點,居全省前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穩中有進。其中,制造業貸款增速明顯,支持全市項目建設力度不斷增強。截至4月末,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949.92億元,新增貸款88.4億元,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54%,高于全市平均7.62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利率較年初下降0.34個百分點,融資成本下降。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將繼續實施金融惠企紓困措施,積極推動政策落地,持續擴大信貸投放,推進金融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繼續引導金融機構下沉服務,“一對一”為企業制定融資方案。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對受疫情影響企業不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不隨意壓縮貸款規模和信貸額度,合理做好延期還本付息,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引導各金融機構創新服務,開通融資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提升企業獲貸率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