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日報社駐清河特別報道組謝曉燕
疫情發(fā)生后,3月2日,清河縣王官莊鎮(zhèn)黨員干部郭雅楠第一個向黨組織遞交了到防疫一線工作的申請。核酸采集、流調、服務醫(yī)療人員,哪里需要,她就出現在哪里。
為提高核酸采集效率,3月3日,清河縣啟用了新的核酸檢測檢驗系統(tǒng)。啟用新軟件,需要對手機電腦熟悉的年輕人來進行。郭雅楠晚上9:30被派去縣衛(wèi)健委學習新軟件的操作。回到鎮(zhèn)里已經是晚上11:30。隨后,郭雅楠給各村的代表講解如何下載軟件,如何操作。她手把手地教,確保每個人都熟練掌握。培訓結束后已經晚上12點多了。
第二天,她又凌晨3點起床洗漱,扒拉一口飯,就帶領做核酸采集的醫(yī)護人員趕到大簡村。那天,正好是新軟件啟用的第一天,許多人都還沒有申領健康碼,郭雅楠一步一步指導村民操作。她耐心地給嫌麻煩不愿意申領的村民講解:拿身份證會增加接觸的風險,申領健康碼后掃一掃就行了,無接觸從而減少感染風險。
從早晨5點到9點多,大簡村核酸全部采集完畢,她已經站著工作了近5個小時。下午又要忙著進行流調工作。幾天下來,她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
在朋友圈,看到許多人都在為防疫捐款,郭雅楠便主動向清河縣捐款1000元助力全縣防疫。
郭雅楠告訴記者,愛人也在社區(qū)工作無法回家。5歲的孩子只能交由婆婆照顧。因為太忙,好幾天都沒有給家里通話了。那天抽了個空給孩子視頻通話,孩子特別懂事兒,他說:“媽媽,加油!你要努力工作,我在家可聽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