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話,他們為居民送去生活所需;一聲招呼,群眾的各種困難他們想方設法解決……
最美“志愿紅”溫暖清河城
穿梭在清河的大街小巷
那一個個如火一般的奔波身影
成為寂靜縣城里跳動的音符
一個電話,群里的一聲招呼
為居民送去生活所需
為大家解決各種困難
還牽掛著胡同里的幾位獨居的老人
……
3月是學雷鋒月
“紅馬甲”在清河用實際行動
踐行著新時期雷鋒精神
一抹抹暖心的志愿紅
成為這個春天最美的風景
邢臺日報社駐清河特別報道組 霍立強 謝曉燕 黃濤 謝龍 文/圖
40分鐘:幫居民送來了干糧
“家里沒饃了,麻煩您能送些過來嗎?”“收到,稍等,我馬上聯系采購,中午前送過去。”
3月10日10時20分,康家莊社區干部張冬冬的微信上收到居民發來一條求助信息,她馬上將此事告訴了負責采購糧食的社區志愿者謝華猛。11時02分,謝華猛把采購的兩袋饅頭送到居民手中,居民發來視頻表示感謝。謝華猛是康家莊社區的社區干部,同時也是一名志愿者。因為社區比較大,小街小巷比較多,他就騎著平衡車來送貨。
“居民不能出門,作為采購志愿者,我會盡快把群眾所需的物資送到他們手中。”謝華猛告訴記者。當天上午,他還和社區里的干部一起看望了社區里的4位獨居、年長的老人。91歲的李梅芳收到了中藥、方便面和火腿腸等慰問品,老人激動地說:“覺得心里很溫暖,很感動,很感謝。”
1個小時:30個垃圾筒清理干凈
3月9日17時18分,在葛仙鎮康家莊社區,社區里的志愿者在巡查時發現社區里的幾個垃圾筒都已經滿了,隨后,他們拍成照片發到了清河縣百姓議事工作群。
17時22分,群里創城辦的工作人員立刻接受任務,責任單位縣城管局環衛部門很快受理。
18時33分,縣城管局反饋給康家莊社區,垃圾已經清理,全部運走,還發來了清理完的圖片。“沒想到效率這么高,前后大概一個小時,不僅拍到的垃圾筒被清理干凈,社區里兩條街道的30多個垃圾筒都被環衛工人給清理干凈了。”康家莊社區支部委員張冬冬說,疫情期間,人員很少流動,環衛工人來社區頻率也減少了,但反映的問題都能及時解決,為他們積極的行動點贊。
此外,葛仙鎮康家莊社區還設了工作群,社區干部和群眾都在這個群里,群眾反映的問題都可以在群里很快得到回復。
“群里雖然人特別多,但我們不會設免打擾,村民說的每一件事,都會有記錄和登記造冊。”張冬冬說,社區里很多同志都是志愿者,他們各有分工,大家用“紅心”服務“民心”,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起群防群控“銅墻鐵壁”。
2個小時:一車生活物資急送到家
“我家的蔬菜和面粉快吃完了。”清河縣謝爐鎮寧臺村的“百姓議事廳”微信群發了一條求助信息。
村干部寧洪亮馬上回復:“好的,我馬上協調。”
他和村里的志愿者都在群里,因疫情來得太突然,許多人都沒來得及儲備,估計需要采買生活必需品的群眾比較多。于是,寧洪亮把情況及時反映給村支書寧保銳。而此時,鎮干部也把面粉和蔬菜企業的電話傳了過來。經與企業聯系,寧保銳準備進行一次集中采購。
“大家注意,我們聯系了企業,準備集中采購蔬菜和面粉,大家報一下。”
“我要兩袋面,黃瓜、西紅柿各10斤”“我家要1袋面,黃瓜、西紅柿各10斤”……在微信群發出集中采購的信息后,村民把采買需要一一報到群里。
不到2個小時,滿載著面粉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車輛駛進了寧臺村,村里召募的志愿者將物資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寧洪亮介紹,寧臺村共有140戶650余口人。此次集中采購了60袋面粉,新鮮蔬菜300多斤。他們準備1星期集中采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