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林通訊員 賀相佳
1月26日,廣宗縣鹽場村蔬菜種植基地蔬菜大棚里生機盎然。王貴兵和妻子在黃瓜大棚里修剪,一行行秧苗上掛滿黃瓜,清香撲鼻,黃瓜個個頂花帶刺,長勢喜人。
“忙是忙點,但是心里高興,去年我家兩個大棚就賺了12萬元。”王貴兵邊給黃瓜苗整枝打杈邊和記者交談,最近大伙兒都在棚里忙,讓鮮菜搶在節前銷售,賣個好價。
“過去我們村種植結構單一、群眾增收致富門路少,2016年開始發展特色蔬菜大棚種植,王貴兵是最早試種的一批。”鹽場村黨支部書記王慶勇說,2017年王貴兵一家實現了穩定脫貧,每年的收入也在不斷增長。今后,他們將按照脫貧不脫政策的要求,通過小額貸款、牧原分工、“三免一補”等多項扶貧政策持續加大對脫貧戶的幫扶力度。
近幾年,鹽場村的果蔬種植發展勢頭旺盛,大棚已經發展到550個。王貴兵在政府部門的幫扶下,變身種植致富能手。“當時的小額貸款貼息金融扶貧政策和大棚種植技術培訓給了我很大的支持。”王貴兵說,有資金、技術支撐,我的信心越來越足,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王慶勇說:“村民們嘗到綠色產業的甜頭,一年四季干勁十足,即便是冬季,大棚里也處處是欣欣向榮的春日景象。脫貧之后大伙兒沒有松勁,正朝著鄉村振興的目標邁進呢。”
“脫貧了,更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去年,我家翻蓋了新房,日子越來越好了。”王貴兵高興得合不攏嘴。當問到今年有什么打算時,王貴兵立刻回答:“我們打算再建一個大棚,年收入超15萬,肯定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