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市第五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開幕之際
本報記者 馬維勇
金秋時節,碩果飄香。邢襄大地,美景如畫。
運河古郡、羊絨之都,商貿文化、精品匯聚;冀南紅都、多彩水城,人文薈萃、景色怡人……一場展示邢臺旅游的盛宴即將拉開帷幕——9月16日至17日,我市第五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清河縣、南宮市舉辦。
近年來,我市以打造全域旅游為契機,以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旅游發展大會為抓手,全面推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今,旅發大會已成為我市展示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的“金字招牌”和重要載體,一批文旅融合、產業融合的新業態旅游產品相繼推出,成為旅游市場發展新的增長點。旅發大會見證并不斷推動著我市旅游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整合資源 拓展市場新空間
“五朝古都、十朝雄郡”,我市人文歷史底蘊豐厚。有著3500年建城史的邢臺,是華北歷史上最早的城市,是仰韶文化、堯山文化發源地之一,這里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周世宗柴榮的故里,是魏征、宋璟、郭守敬的故鄉,有著豐厚的歷史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市區位優勢明顯,具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種地貌,東以大運河和山東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鄰。隨著高鐵、高速、國省干道等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具備了縱橫交錯、互通互聯的交通網絡,游客市場覆蓋晉冀魯豫及京津6個省(市),旅游發展前景廣闊。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發展,打造了“一城兩翼”旅游發展格局,著力建設文化旅游強市,構筑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一城”,即:中心城區及周邊區域。“兩翼”是指西部百里太行旅游產業帶,整合資源,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品牌,統一營銷,統一管理,把西部山區作為一個大景區來開發建設;東部平原鄉村旅游產業帶,則依托民俗文化、美麗鄉村、生態農業等,打造農業特色小鎮、國家農業公園、文化產業園等旅游新業態、新產品。
作為本屆旅發大會承辦地之一,清河縣以人文景觀為主,借助現代互聯網技術,重點突出羊絨小鎮時尚特色和羊絨制品生產工藝流程展示工業旅游,依托油坊鎮打造大運河文化旅游帶,促進“產業+旅游”發展,努力將清河打造成為“平原縣旅游先行區”。
南宮市則依托紅色、京劇、圍棋、姓氏、武術、書法等文化資源優勢和南宮湖生態資源優勢,著力打造“冀南紅都·多彩水城”的旅游品牌,通過冀南紅色研學基地、南宮湖公園、(環)南宮湖廊道、尚小云大劇院、南湖溫泉國際酒店等觀摩項目,彰顯南宮特色,提升旅游品位。
項目帶動 助推產業新發展
“本次大會總投資16.38億元,重點推出4大片區、建設6個文旅項目、打造13個觀摩點位。”在我市第五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姜新波介紹。
圍繞旅發大會籌辦,本屆旅發大會重點謀劃了羊絨小鎮項目、清水河區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七彩運河主題文化景區項目、冀南紅色研學項目、南宮湖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桃園小鎮項目,為推動全市文旅產業高質量趕超發展打造了新引擎。
據介紹,以往四屆旅發大會的舉辦,共打造重點觀摩項目百余個,為全市旅游發展積累了產業優勢。打造提升了邢石大道、扁鵲大道、趙云大道、百里畫廊、抗大路等景觀路,沙河游客中心、路羅游客中心、棲心灣游客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阿爾卡迪亞酒店、棲心灣酒店、鵲聲別院、栗子酒店等接待設施,綠化美化亮化了周邊環境,百里太行旅游產業帶已形成;全市3A級以上景區共55家,帶動了周邊鄉村旅游;開放經營的農業園區、工業園區、旅游購物等企業95家,產業規模日益擴大,產業鏈條延展更長;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形成了一批文旅融合獨特文化型村落(臨城趙云故里演藝等);古村落修復保護及開發利用形成專線,古村落游深得游客青睞。另外,在鄉村振興實踐中發揮旅游產業優勢,打造了一批鄉村旅游特色景點。如今,全市A級景區已達到61家。
日前,在本屆旅發大會主會場清河縣青陽廣場,不少本地群眾來此休閑娛樂。藍天白云之下,清水湖面波光粼粼、景觀小品造型別致、花草綠植生機盎然……每當夜幕降臨,音樂噴泉開啟,五光十色、精彩無比。
“為讓游客獲得更好的觀感體驗,我們對廣場進行了綠化、亮化提升,栽植了女貞、紅楓等樹種,添加了蘆葦燈、蒲公英燈等照明設施。”清河縣經濟開發區工作人員田鳳超說,整個廣場將自然景觀、歷史文化、休閑娛樂等多種元素高度匯集,既是城市新地標,也是未來的城市會客廳。
產業融合 增添發展新動能
以承辦本屆旅發大會為契機,清河縣依托羊絨特色產業,創新發展,打造了中國首個“羊絨小鎮”;南宮市圍繞冀南抗戰領導機關和舊居,打造集紅色研學教育、紅色文化體驗、冀南民俗村落為一體的紅色旅游精品經典景區……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文化、康養等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一批“旅游+”新業態強勢崛起,旅游產業附加值快速提升。
“文化+旅游”推陳出新,推動了南宮文化藝術中心(尚小云大劇院)、隆堯唐祖陵保護工程等文旅融合項目。“特色農業+旅游”促進提檔升級,特色采摘種植、現代高效農業、稻田畫和農耕體驗等各類新興產業持續發展,培育了南和嘉年華、沙河紅石溝、內丘百果莊園等產業融合發展的美麗休閑鄉村。“康養+旅游”高標準推進,建成了太行野河灣、渡口川文化景觀帶一期、泰德隆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項目、澤陽園生態農莊、南湖溫泉度假村等一批康養旅游項目。
我市還組織實施了《邢臺市旅游業高質量趕超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加強落實《邢臺市全域旅游總體規劃》《邢臺市鄉村旅游專題規劃》,制定印發了《邢臺市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獎勵扶持辦法》,為全市旅游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指導和政策保障。
伴隨著我市文化創意水平和旅游商品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本屆旅發大會還設置了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市集,搭建文創和旅游商品宣傳、研發、銷售和交流的平臺。屆時,邢臺千余款特色爆款產品將亮相市集,市集每個展位都設置直播帶貨區。同時,主辦方還將安排百萬級網紅主播帶貨,憑借新型消費方式創造新的熱點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