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雨 王旭新)“如今,俺村比彩禮、講排場等陋習漸漸沒了蹤跡,人人爭上紅榜,矛盾糾紛少了,鄰里關系更融洽了,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幸福的日子越來越好!”東善友橋村民秦二妮自豪的對記者介紹。
在積極探索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新路徑中,南和區東三召鄉堅持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深化“一約三會”,推進移風易俗。通過征求民意,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的“三會”制度,推選出素質高的,有責任心的老黨員老干部為三會成員,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今年以來,東善友橋村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大討論、宣傳宣講等各類活動20余場次,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給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常打招呼、常敲警鐘,及時對有婚喪大操大辦苗頭的人員說服教育,進行正確引導。大力推行“五德共治”,道德紅黑榜曬德,道德模范樹德,道德講堂弘德,道德檔案載德,道德銀行惠德。東善友橋村發布“紅榜”30余例,“黑榜”10余例,樹立“紅榜”示范帶動作用,積極引導被評為“黑榜”的群眾通過努力,向“紅榜”靠攏,做到好人好事有人夸,壞人壞事有人抓,把善行義舉潛移默化為人們向之看齊的榜樣。
同時,東三召鄉強化陣地建設,促進移風易俗。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百姓大舞臺、和美講堂、農家書屋等文明實踐活動陣地,組建多支志愿服務隊,每月開展不少于四次移風易俗、尊老愛幼、婚喪嫁娶、理論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在中華傳統節日舉辦文化宣講活動,開展“移風易俗大講堂”活動,實現文娛活動常態化,全村男女老幼踴躍參加。積極引導群眾自覺推動移風易俗,不斷弘揚時代新風,推動新風尚在東三召鄉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