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合力 賦能發展
襄都區出臺10條措施搭建政企“連心橋”
本報訊(記者馬維勇 通訊員王宏雁)日前,襄都區出臺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10條措施,以“襄聚”為主題搭建政銀企交流平臺,優化營商環境,引領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企業家,共同為襄都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該區舉辦“襄情會客廳”、企業家懇談會,開展“青藍邢動”,促進“創一代”“創二代”交流溝通,助力民營企業有序傳承。推動“兩企三新”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組建律師、會計師、稅務師“三師助企”服務團,為企業在政策咨詢、財務支持、糾紛化解等方面提供精準服務;發揮協會、商會等作用,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他們開展“巾幗襄約”行動,組織女企業家進行企業走訪、志愿服務、座談交流等活動,促進企業間相互學習和交流合作。成立“百企匯襄”服務團隊,發揮邢臺網商會、邢臺龍工場平臺優勢,為企業提供信息、展會、培訓等服務,組織企業通過廣交會、進博會拓展歐美、中東市場。
圍繞“投資消費質效年”建設,承辦好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為企業搭建展示平臺;建設文商旅休閑聚集區,打造新消費場景,開展“百場文娛活動”,通過“聚人氣”為企業“引財氣”。開展好“兩展兩談兩交流”活動,組織高規格房展、建筑企業座談、物業企業交流等活動,推動全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組建科創智囊團,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加強政校企合作,靶向引進科創人才,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撐;推動企業應享盡享政策紅利,實現免申即享,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組織開展“銀企襄聚、‘貸’動活力”系列活動,發揮區融資擔保平臺作用,為銀企搭建溝通橋梁,推動信貸資金精準直達,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全面整合各類審批事項,推動各部門協同審批,提升審批效率;推廣落實“入企掃碼”和“首違不罰”“輕微免罰”制度,以柔性執法體現襄都溫度。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專班,打造“萬企匯襄”營商服務品牌,完善企業家訴求收集、轉辦、督辦、反饋、評價閉環機制,對“襄十條”定期督導,切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