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62.8%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 通訊員劉子、吳延偉)民間投資是民營經濟活躍度的“晴雨表”。2024年,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2%,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62.8%。全年全市民營企業凈增2.44萬戶,占全市凈增經營主體的45.4%。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統計數據顯示,從三次產業民間投資占比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民間投資占全市民間投資比重分別為2.8%、34.7%、62.5%;從行業看,制造業、房地產業民間投資占全市民間投資比重較大,占比分別為29.1%、53.9%;從領域看,高新技術產業民間投資占比為11.8%,較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的活力,首先來自企業的內生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技術改造是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選擇。“2024年以來,我市積極落實一攬子惠企政策,爭取工業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專項再貸款,實施技改投資倍增行動,提振了企業在本地投資興業信心,有效推動了傳統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市工信局副局長馬玉斌說。據統計,2024年,全市制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8.3%。
我市還出臺《關于建立促進民間投資資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機制》,持續強化民間投資用地、環評、融資等要素保障,對民間投資予以全方位的呵護。與此同時,我市持續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的長效機制。聚焦交通運輸、能源、水利等重點領域,市發改委積極謀劃儲備并向社會公開推介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其中。全市共錄入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儲備庫65個,總投資192.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