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精神
強實干 抓落實 推動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河北日報訊 人勤春早,實干為要。連日來,我省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精神,紛紛表示,“下大氣力優化營商環境”,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河北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準確把握黨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對標一流標準,推出創新舉措,推動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會議明確提出,進一步加強要素保障。省委金融辦協調處處長楊博表示,今年省委金融辦將進一步暢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渠道、提升各類經營主體金融服務可獲得性,為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楊博說,為解決企業融資問題,省委金融辦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強產品研發,結合專長提供差異化服務,量身定制特色產品,提升企業融資便利性。此外,推動信用模型優化,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根據小微企業經營數據、行業特點、市場環境等因素,為企業“多維信用畫像”,提高金融機構信用類貸款評估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大力支持企業擴投資、上項目,要優化土地配置方式,提高土地要素利用效率。”省自然資源廳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占峰表示,今年將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圍繞“兩重”“兩新”項目和省市重點項目,聚焦企業需求,強化政策支持,探索土地要素保障舉措,創新靈活供地模式,持續推進“標準地”改革,精準配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潛力。同時,進一步精簡用地審批程序,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全力以赴做好用地保障,確保各類項目及時開工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是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項目審批效率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為加快企業項目落地,張家口市創新推出“虛擬審批”制度,讓園區產業類的項目審批從“接力跑”變成“并列跑”,大幅縮短審批時間。
張家口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煥平說,下一步,他們將“虛擬審批”嵌入市工程審批系統,把規劃設計方案預審查、施工圖設計文件預審查等事項納入標準化流程管理。同時通過數據對比和分析,查找、打通卡點和堵點,進一步節約審批項目用時,提高審批效率,把“虛擬審批”打造成張家口吸引投資的一張名片。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近年來,館陶縣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提質增效為目標,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構建群眾和企業辦事“一趟清”和“不見面”審批服務體系,全方位優化各項審批制度流程,真正讓企業和群眾辦事不用跑。
“今年我們將再推出一批標志性、差異性改革舉措,不斷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扎實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枚印章管驗收’,健全完善營商環境大走訪、網絡專項評議等助企服務體系,強化用地、用能、用工等各類要素保障,持續擦亮‘館滿意’營商環境品牌。”館陶縣委書記王立偉表示。
優化營商環境必須向改革創新要動力。
首席質量官是企業的第一質量人,也是主導質量技術攻關的主力。去年,唐山市出臺全省首個《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實施指南》地方標準,全市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數量大幅提升。
唐山市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科科長由子鍵說:“我們將加大對首席質量官制度的落實力度,通過座談交流、專家指導、入企調研等形式,在質量、標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等方面,為企業提供集成式服務,著力解決影響企業、產業鏈和供應鏈質量提升中的難點堵點,推動企業從‘制造’向‘質造’轉變。”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去年在省科技廳指導下,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探索試行“眾籌科研”模式,目前首個眾籌科研項目已經立項。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省屬高校院所等開展產業技術分析,凝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需求,面向省內外征集技術解決方案,進一步拓展眾籌科研支持領域,逐步提升眾籌科研支持強度,持續優化科技成果權屬轉化分配機制。”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負責人孫立永表示。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離不開法治保障能力的持續提升。
“我們將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優勢,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在地方立法供給上再提升,在規范涉企執法上再加力,在公共法律服務上再深化,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處長張翼說,今年將在全省繼續推廣“入企掃碼”執法模式,統籌優化行政檢查“綜合查一次”,深入實施“輕微不罰、首違免罰”等制度,讓法律服務“有求必應”、讓行政執法“無事不擾”,以法治力量護航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記者陳華、薛惠娟、王敬照、高珊、苑立立、郭曉通、陳正、王璐丹、師源、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