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林
2月3日,位于襄都區的1979邢襄創意小鎮內人流如織,咖啡店、酒吧、木工坊、攝影室、馬術俱樂部等小店春節氛圍濃郁,游客在這里飲茶、喝咖啡、做手工、拍照打卡,沉浸式體驗這個創意小鎮帶來的新奇和驚喜。
在小鎮的一家錄音棚,一首舒緩的歌曲仿佛把人帶到冬日的海邊。“這里不只是一個錄音棚,還是一間故事收集室。我們在門口設置二維碼,收集大家的故事。”錄音棚負責人王佳文告訴記者,這首歌是邢臺一位女生在海邊旅游時的故事。他們為投稿的故事作詞、譜曲、演唱,用原創歌曲表達投稿者的獨一無二的感情。這一創意吸引了很多市民參與。
在一家名為植物染的木工坊,市民可以沉浸式體驗木工制作、古法造紙、植物印染、非遺漆扇、活字印刷等趣味橫生的項目。在店內一角,雕刻好的福字、清風樓等木版刻畫模板整齊地擺放在桌上,市民王琦小心翼翼地將紙張覆蓋在印版上,輕輕按壓,一幅幅色彩鮮艷的畫便躍然紙上。
在小鎮西邊,一家茶室頗為打眼。入口處古風隔斷屏風、藤編椅盡顯東方美學,店內,年輕人三三兩兩或點一壺香茶,或點一杯咖啡,吧臺上方的書法天幕掛布直接把氛圍感拉滿。
“店內的茶飲和咖啡都是用小鎮內的飛龍泉泉水沖泡,口感更好,這是我們的一大創意。”茶室店主盧燕告訴記者,在這里,市民不僅能品嘗到獨特的茶飲、咖啡,還可以領略泉文化。
為推廣飛龍泉,小鎮為其制定了“飛龍桂雨”IP。在小鎮的東南角,復涌的飛龍泉汩汩流淌,泉水西側有兩棵百年桂花樹,每當秋風送爽,金桂的花朵便隨風飄落。小鎮規劃在小鎮內修建引流渠,把泉水引出來,提升泉水景觀,做活泉文章。
從“沉睡”的閑置廠房到生機勃勃的創意小鎮,如今,這里已入駐30多個商家,春節假期,游客人數達3萬余人次。“我們將導入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不斷滿足和豐富消費者多元需求。”小鎮負責人盧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