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雨晗 通訊員 劉曉天
農歷正月初四,在任澤區大屯鄉三北張社區一處農家小院里,一排排憨態可掬的虎頭鞋整齊擺放。村民們圍坐在一起,手中的針線在棉布間穿梭,縫制著新一年的祝福與期盼。
“現在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過年大家都想圖個喜慶。”虎頭鞋制作技藝傳承人尚孟青一邊熟練地繡著虎臉,一邊笑著說,春節前,她接到了1000多雙虎頭鞋的訂單,一雙能賣60多元。除了傳統的虎鞋,虎頭鞋還有龍鳳鞋、五毒鞋、扎根鞋等7種類型。一款款獨具匠心的虎頭鞋深受市場青睞,銷往北京、天津、山東等地。
虎頭鞋制作技藝歷史悠久,工序繁雜。從納鞋底、繡虎臉到縫“王”字,每一雙鞋都需要經過20多道純手工工序。在三北張社區,這項技藝代代相傳。2021年,任澤區虎頭鞋制作技藝被列入邢臺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虎頭鞋象征著吉祥如意,福氣沖天,祝愿孩子們健康成長。”尚孟青說,她的母親曾是村里有名的虎頭鞋手藝人,街坊四鄰都夸她做的鞋既精致又耐穿。尚孟青從小耳濡目染,姊妹4個中,數她最愛做手工,也最得母親真傳。如今,她不僅繼承了母親的技藝,還將其發揚光大,帶領村民們一起走上致富路。
尚孟青創立了虎頭鞋制作基地,輻射帶動周邊8個行政村的100多戶村民參與,村民孫海平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訴筆者,基地按件計工資,她每天能掙幾十塊錢,不耽誤農活,還能照顧家里,很方便。還有一些村民則選擇在家加工,尚孟青會派人把材料送到他們家中,等加工完成后再上門回收,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春節假期,尚孟青除了趕訂單,還在為正月初十的任澤區民俗文化展演做準備。“我想通過這次活動,把虎頭鞋的文化內涵和制作技藝展示給更多人。”尚孟青一邊整理展品,一邊說,她特意挑選了幾款最具代表性的虎頭鞋,讓觀眾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
三北張社區的虎頭鞋承載著村民們對新春的期盼,一針一線間,是尚孟青等手藝人的堅守。“新的一年,我打算繼續研究新產品,擴大市場銷路,同時學習線上直播,讓虎頭鞋走向更廣闊的平臺。”尚孟青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