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裝”新房里的幸福年
本報記者謝霄凌
“這新房亮堂得跟小別墅似的。”正月初三,陽光正好。寧晉縣北河莊鎮范家莊村,范秋利的新房里擠滿了拜年的親戚。
摸摸墻面、敲敲聲響,走進屋感受室內溫度。“自打我搬進來,就吸引了周邊不少村民來參觀。”范秋利笑著說。
一棟普通的農房,為何有這樣的吸引力?奧秘藏在墻體里。
與傳統磚混房屋不同,它的墻體、樓板都是工廠預制的“積木塊”,運到現場后像搭樂高一樣拼裝。去年麥收時開建,從開挖地基到建成主體,只用了一個多月,不用晾曬墻體,建成主體直接裝修,春節前這套四室兩廳兩衛的新房就能入住了。范秋利從未想過,建房子原來可以這么快。
裝配式農房的魅力,可不只是建設速度快,其穩固的房屋結構和舒適的居住體驗,才是真正的吸睛之處。
決定建房前,范秋利通過寧晉縣開展的“建材大集宣傳推廣”活動,了解了裝配式農房建設的技術和補貼政策。精心拼接的積木嚴絲合縫地搭建在一起,中間澆筑了十幾厘米厚的混凝土層,還疊加了好幾層鋼筋,能達到抗震設防8級要求,這讓他對房屋的牢固程度充滿信心。宣傳人員告訴他,通過線上“裕農通”裝配式農房試點申報系統申請,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申報。
在準備拆建自家房屋時,技術人員上門進行測量和設計。與傳統磚混房不同,裝配式農房的建設有著詳細的圖紙,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科學嚴謹的規劃。范秋利感慨地說:“傳統建房往往依賴老師傅的個人經驗,施工過程中邊建邊改的情況屢見不鮮,而裝配式農房則更科學、更規范,讓人放心。”
“這墻可神了。”范秋利屈指敲敲保溫層。技術人員曾用紅外測溫儀現場演示:同樣零下10℃的天氣,裝配式房屋室內溫度比傳統農房高4到5攝氏度。入冬以來,范秋利家的采暖費省了1000多元。
“活了50多歲,沒想到蓋房也能用上‘高科技’。”范秋利說。
窗玻璃上的福字倒映著一家三代的團圓飯。去年,我市累計申報裝配式住房建設試點776戶,較前年增加了551戶、增長244.9%。越來越多的家庭像老范家一樣,在新房里開啟了他們的“拼裝”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