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艦
隨著天氣轉冷,各地冰雪游進入旺季,一系列冰雪新項目、新玩法,吸引了眾多游客游玩體驗,共享冰雪之樂。觀賞冰瀑、體驗滑雪、乘坐雪圈……南和農業嘉年華—京南雪國—抱香谷—九龍山—太行逸境冰雪旅游線路,串聯城、泉、山等旅游資源,讓“冷”資源釋放“熱”效應,為我市冬季旅游市場注入新動力。
今天,寒冷不再僅僅是一種氣候現象,更成為一種經濟資源。從信都區路羅鎮的太行逸境雪鄉景區到襄都區京南后海鴛水雪國的戲雪游樂項目,各地巧用冷資源,催生出熱消費,讓冰天雪地變身金山銀山,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進入深冬以來,我市各地充分發揮冰雪資源優勢,持續增加冰雪旅游產品供給,推出各具特色的群眾性冰雪活動。冰雪運動日益火熱,奏響了邢臺冰雪產業發展的經濟樂章。
深耕“冷”資源,發展冰雪經濟,對于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具有積極意義。冰雪旅游的興起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繁榮,從交通、餐飲到住宿、零售,各個行業都分享到了冰雪經濟的紅利,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了地方財政增收。冰雪文化通過游客的親身體驗和社交媒體的傳播,得以更廣泛地弘揚和傳承,提升了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了文化自信。
要實現冰雪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質量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加強冰雪場地的建設與維護,確保游客的安全與舒適;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為游客提供更加貼心、周到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讓冰雪經濟的熱度經久不衰,讓冷資源持續釋放出熱效應。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當前,冰雪經濟的未來發展前途光明、潛力無限。各地不妨繼續打開新思路、開發新場景,推動“冷資源”釋放出更多“熱效能”,讓冰天雪地真正成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