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邢臺人
鄭秀娟:堂陽女兒心向邢
天南海北邢臺人
2012年鄭秀娟去美國考察
2024年去云南野外地質考察時與同行女科學家合影
1985年鄭秀娟在邢臺
掃碼收藏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牛景敏 文/圖
鄭秀娟,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人,曾獲得理學學士學位,文學碩士學位,工學博士學位。目前工作生活在北京,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古地理學報》常務副主編,國際古地理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秘書長、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與首席科普專家、巖相古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目前已出版地質學專業和科技寫作、科普、教育等相關領域著作十余部,發表地質學和編輯學學術文章、地質學科普文章等近百篇。
從邢臺走向遠方
鄭秀娟出生于邢臺市新河縣,自稱是堂陽女兒。
堂陽是新河縣的古稱,鄭秀娟在新河度過了幸福的幼年、童年,以及青少年時期的求學時光。新河中學的六年學習光陰,綠樹蔥蘢的校園、甘于奉獻的老師、努力上進的同學,給她的第一步人生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讀大學那年,鄭秀娟第一次離開新河,走出新河版圖。從農村走向城市到達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邢臺,因此,邢臺給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鄭秀娟從邢臺出發,第一次乘坐火車走向遠方,走向她的大學生活,走向她的未知人生。離開邢臺之前,她專門跑到當時邢臺的標志“臥?!鼻芭牧藦堈掌?,以表達對故鄉的留戀與不舍,這也是她人生的第一張彩色照片。
事業追求無極限
因為所學專業的關系,鄭秀娟沒有實現回到家鄉作貢獻的愿望,畢業后遠離家鄉在異地打拼。
作為堂陽女兒,鄭秀娟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努力向上的性格。也因此,大學畢業后她先在一個位于縣城的石油企業工作,五年之內從采油廠級的優秀團員、新長征突擊手、青年標兵成長為管理局級的優秀黨員,一步一步書寫著一個農村娃的人生奮斗史。
事業追求無極限。為了更好地為社會多作貢獻,鄭秀娟工作之余攻讀了碩士學位,然后又放棄了收入不錯的工作去專心攻讀博士學位,也因此她走上了中國石油大學學術期刊編輯的工作崗位。
鄭秀娟時刻牢記,自己是冀南平原成長起來的農村娃,無論何時都積極向上,勤奮工作,努力為家鄉人爭光,希望成為宣傳家鄉的一張名片。
永遠為家鄉驕傲
雖然“獨在異鄉為異客”,但鄭秀娟從來沒有忘記家鄉,每當有人問起“家鄉何處”時,她都會說自己是河北省邢臺人。
她告訴他們,邢臺是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古城,邢白瓷更是聞名中外美名遠揚,還有大科學家郭守敬也是邢臺人。還有就是,新河縣出了個“鐵血后衛”董振堂,為長征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鄭秀娟對家鄉驕傲而熱切的介紹,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邢臺,了解邢臺。
作為學術期刊常務副主編,鄭秀娟每年要看許多篇稿件,一旦發現有來自家鄉人的稿件,她都會覺得格外親切。稿件內容中如果有涉及邢臺地質內容的,她更分外用心,什么“邢衡隆起”(指邢臺至衡水的地下地質構造名稱)、“邢臺-安陽深斷裂”等,她都有見到親人一樣的感覺。
近年來,邢臺的旅游開發資源逐年多起來了,鄭秀娟就想,或許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為家鄉作點貢獻,比如,是不是可以從地質角度來對山區的旅游資源進行拓展,為家鄉宣傳大峽谷、九龍峽等太行峽谷群。
這些峽谷群出露的地層跨越時代長,最老的巖石是23億年太古界,最新的是只有幾百萬年的第四系。巖性也十分復雜,既有變質巖又有沉積巖中的砂巖和灰巖,經歷了阜平運動、五臺運動和呂梁運動等多期構造運動,因此才形成了今天太行峽谷群奇特的地勢地貌?!白鳛閲业刭|公園,科普工作大有可為?!编嵭憔暾f。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家鄉人。每當講起家鄉的山山水水,鄭秀娟總是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她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家鄉邢臺、走進自己的家鄉邢臺。她也希望有機會、有時間經常回家鄉走一走,看一看,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更希望自己的家鄉越來越美,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