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完成專利轉化許可3100件
本報訊 1月16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2024年我市完成專利轉化許可3100件,同比增長107%。據悉,這也是我市年度專利轉化數量首次突破3000件。
近日,在沙河市志河鏡業科技有限公司智能鏡噴砂車間,公司研發的第五代環保型智能數控噴砂雕刻機高速運轉,每5分鐘出爐一件磨砂玻璃制品。這款數控噴砂雕刻機擁有4項專利技術,與傳統人工噴砂雕刻相比,生產效率提高了20倍,成本降低30%以上。去年,我市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聚焦區域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從“盤點”專利轉向“盤活”專利,推動專利“存量”轉化為創新“增量”,持續釋放專利的市場價值,塑造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為推動專利鏈和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我市實施專利轉化運用行動,多次舉辦清河汽車零部件、寧晉電線電纜等產業的知識產權服務活動,為全市290家重點企業明確了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的方向,助力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提檔升級。我市以沙河玻璃、隆堯食品加工、平鄉童車等縣域特色產業為重點,編制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圖譜,對產業創新趨勢進行精準研判,以專利轉化運用支撐產業強鏈增效。
圍繞培育更多依靠專利技術成長起來的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部門研究落實《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擇優指導100家重點企業入庫培育,對進入全國專利產業化樣板培育庫的55家企業提供產業化和投融資政策扶持。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重要路徑。市市場監管局用好、用活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職能,堅持“政企銀”同向發力,分產業鏈、分批次開展商標專利質押融資銀企對接、校企對接活動,增強企業創新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去年,我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首次突破20億元,有效破解科技創新型企業“輕資產、缺擔保、融資難、融資急”等方面難題。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不斷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場服務,在增加高質量專利供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打造知識產權運用場景等方面持續下功夫,切實發揮好知識產權創新驅動、創造保護、創業領航的獨特價值,促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侯東杰通訊員 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