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關注邢臺:“白瓷鼻祖”復窯,“大唐瓷都”重塑

    2025-01-10 11:06:37 星期五  來源:新華社

    邢窯,因地處古代邢州而得名,現存遺址位于河北邢臺。歷史上,邢窯因白瓷聞名。邢白瓷的出現打破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有“中華白瓷鼻祖”之稱。然而,邢窯從北朝創燒、唐朝鼎盛,最終到元代消失,直到20世紀80年代,唐代邢窯遺址才“重見天日”,技藝得到恢復。

    白瓷問世

    走進邢臺博物館的“千年邢窯——邢瓷文化藝術展”,仿佛開啟了一段穿越千年的時空之旅。碗、盤、杯、壺、罐等130余件(套)邢窯瓷器,讓人目不暇接,尤其是一件件白瓷,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溫潤的光澤。

    邢臺博物館內的白釉翰林罐。(受訪者提供)

    對當代人來說,白瓷屢見不鮮。而回溯到1000多年前,人們尚處于對陶瓷燒制技藝的探索中,白瓷對于他們而言,宛如隱藏在未知迷霧里。從瓷器起源開始,很長的時間里,青瓷都是唯一的瓷器品種。

    南北朝時,邢州大地窯火初燃,白瓷始現,從此驚艷了時光。邢白瓷釉色潔白恬靜,造型落落大方。《茶經》有云:“邢瓷類銀”“邢瓷類雪”。然而,這類銀、類雪之白,得來實屬不易。

    歷史上,邢臺地區瓷土儲量豐富且質量優良,為白瓷的燒制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森林資源豐富,為燒窯提供了燃料;豐富的水資源也便于瓷土的加工和淘洗,為白瓷生產提供了便利條件。

    “瓷土中鐵含量大于1%,燒制出來是青色的,鐵的含量大于5%則會呈現出黃色。若要呈現白色,鐵含量必須小于1%。邢臺內丘一帶有鐵含量小于1%的瓷土,這是邢窯能燒出白瓷的一個主要原因。”長期從事邢白瓷技藝研究的劉付生說。

    中國陶瓷史上,青瓷變白瓷是一個巨大飛躍。詩人皮日休在《茶中雜詠·茶甌》寫道:“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邢窯引領一時之風尚,與浙江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形成了我國唐代“南青北白”兩大瓷系。

    臨城縣邢窯博物館珍藏著兩片釉潤飽滿、白勝霜雪、薄如蟬翼的白瓷碎片,這正是歷史上備受矚目的透影白瓷。隋代,邢瓷完成了從粗白瓷到成熟精細白瓷的轉變,還出現了最高白度的透影白瓷,目前出土的透影白瓷最薄處僅0.7毫米,在燈光下具有透光的感覺,為世人所稱道。

    唐朝時,邢窯因邢州城的發展獲得更加穩定的生產環境。邢窯白瓷專家姚衛國認為:“邢窯在這個階段得到興盛發展,也離不開嚴格規范的生產體系、銷售渠道,以及物流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唐代白釉帶托塔形蓋罐。(受訪者提供)

    隨著產量增加,邢白瓷逐步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唐代主流瓷器。史學家李肇在《唐國史補》一書中說:“凡貨賄之物,侈于用者不可勝紀。絲布為衣,麻布為囊,氈帽為蓋,革皮為帶,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有規模、有品質、有市場,邢白瓷遍布民間的同時,也成為唐代“大盈百寶庫”的御用瓷器。在古籍中,更有多條記載。《唐六典》曾有河北道土貢“邢州瓷器”;《新唐書·地理志》邢州條記載,土貢有“絲布,磁器,刀,文石”。近年來,邢臺市“盈”“翰林”等字款的邢白瓷出土,進一步佐證了邢窯在唐代擁有貢窯的地位。

    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邢白瓷還遠銷國外。唐朝中期,邢白瓷已銷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埃及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古代的“國禮”之一。如今,在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國內博物館和美國、英國等國外博物館均有邢白瓷藏品展示。

    邢白瓷的出現,對后世瓷器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以其潔白無瑕為后世中國瓷器的一個又一個高峰提供了理想的背景。“日后的青花瓷、彩瓷,無不以白瓷為基礎。”國家級非遺項目邢窯陶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志忠說。

    時光流逝,斗轉星移,邢窯命運隨著朝代更替跌宕起伏。唐末五代時期,由于戰亂頻繁,邢窯的生產受到嚴重影響。邢窯在宋代,雖然仍有一定生產,但已不再是白瓷生產的中心,其影響力逐漸被定窯等窯口所取代,至元代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古窯尋蹤

    邢窯到底有沒有存在過?唐朝邢窯遺址究竟在什么地方?……20世紀以來,陶瓷專家和文化學者從未停止對邢窯的尋找。遲遲沒有進展,一度為邢窯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1980年5月,當時的臨城縣第二輕工業局組織成立了臨城縣邢瓷研制小組,開啟了邢窯窯址調查和邢窯恢復工作。從夏到秋,幾個月的尋找一無所獲。直到10月4日,小組成員在祁村和西雙井村發現了三處窯址。他們不僅撿到了粗白瓷,還發現了潔白如雪的細白瓷。

    這是邢窯考古以來,人們首次發現具有典型唐代邢瓷特征的細白瓷。得知消息后,多位陶瓷大家專程從北京赴臨城縣進行實地考察,并召開了座談會,基本認定祁村、西雙井村窯址為唐代邢窯遺址。

    2003年,內丘縣一處邢窯遺址發掘現場。(受訪者提供)

    此后,仿佛觸碰到了神秘機關,更多的窯址陸續被發現。1984年,在內丘西關北窯廠遺址首次發現2片透影白瓷殘片;1987年10月,再次嘗試在內丘西關北挖掘,出土大小透影白瓷標本300余片;1997年9月,在邢臺市區順德路北路,發掘面積80平方米,出土一批能代表隋代邢窯燒造水平的瓷器上萬件(片);2003年5月至8月,考古人員對原內丘禮堂、電影院窯址搶救性發掘,發現10座窯爐,出土了大量“盈”“翰林”款白瓷及印花瓷、唐三彩等,還首次出土了10多片“官”字款白瓷標本……到2011年,已確認邢窯遺址30多處。

    “邢窯遺址主要分布于邢臺市內丘縣、臨城縣、襄都區、信都區四地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帶,長約60公里,寬約30公里。”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河北省古陶瓷學會常務理事賈城會說,邢窯在其興盛之時,其實是一個綿延百里的龐大窯區。

    河北省內丘縣邢窯遺址博物館。(劉繼東攝)

    2012年,邢窯考古迎來了一次飛躍,并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當年4月,內丘縣進行城區改造,工作人員在糧貿大廈區域發現了紅燒土和碎瓷片,紅燒土是土壤長期受火烘烤而形成的。種種跡象表明,此處很有可能存在古窯遺址。當地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做出了工程停工另選他址的決定,進行長達半年的考古發掘。

    據邢窯遺址博物館副館長李建華介紹,此處遺址考古發掘面積1200平方米,共發掘出北朝至唐代窯爐11座、灰坑144座、灰溝6條、水井35眼,出土瓷器和窯具殘片超過20萬片。

    如今,在這座窯址上,是內丘縣邢窯遺址博物館。置身主展區,凌空而建的鋼架環廊和星辰般的點點燈光,讓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現代氣息。低頭瞬間,幾座古窯爐便撞入眼簾。在遺址博物館旁,便是邢窯博物館、邢瓷文化體驗館,以及正在修建的邢窯遺址公園,它們所處區域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邢窯文化旅游區。

    河北省內丘縣邢窯遺址博物館。(劉繼東攝)

    邢窯文化旅游區的建設,正是邢臺市依托邢窯遺址和出土文物來展示邢窯文化的一個縮影。在臨城,邢窯博物館也展示有邢窯白瓷、青瓷、顏色釉瓷和唐三彩等各時期器物、標本、窯具,與邢窯燒制技藝展示館、邢瓷體驗中心相得益彰。

    當前,為進一步保護和傳承好邢窯遺址,邢臺市在積極尋求突破。

    2024年11月,《邢臺市邢窯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條例》正式實施,對邢窯文化資源的保護對象、名錄保護制度、列入名錄程序、名錄動態管理、具體保護措施以及資源普查、建檔、更新等分別作出了具體規定,為更好地保護窯址、窯具、器物、典籍等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造型、色彩、裝飾、設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構建立體、完善的邢窯文化資源保護制度體系提供了重要法治支撐。

    復燒之路

    盡管到了冬季,臨城縣邢窯博物館依然吸引了不少學生前來學習、參觀。“很多工藝美術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對邢窯滿是熱忱,看到他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張志忠說,邢窯遺址發現之后,邢瓷研制人員立即投入復燒工作,時年17歲的他也參與其中。

    1983年9月,當時的河北省輕工業廳牽頭,在臨城縣成立河北省邢窯研究組,來自河北師范大學、河北化工學院、唐山市陶瓷研究所、邢臺市陶瓷廠以及原臨城縣邢瓷研制小組的技術人員參與了邢窯恢復研究工作。

    在臨城縣邢窯博物館,張志忠為學生們介紹邢瓷藏品。(董曉峰攝)

    在省市縣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經過4年多的研究實驗,他們成功燒制出18種邢窯典型器物仿制品,撰寫了《邢窯工藝技術研究》《邢窯造型裝飾研究》等4篇報告,繪制了《邢窯造型裝飾圖集》《古代陶瓷造型裝飾圖集》及《邢窯造型裝飾編年表》。

    為找到更多邢白瓷器型的參照物,邢窯研究組成員開啟多地尋訪之旅,卻一無所獲。“在其他的地方找不到,到有著‘十三朝古都’之稱的陜西西安會不會有收獲?”張志忠與同事最終在西安見到了大量邢窯文物。由于當地高度重視文物保護,不許觸摸、拍照等。他們邊看邊畫,需要測量的時候,就用手一拃一拃在瓷器周圍隔空比量,用尺子精準測量比劃長度,勾勒邢瓷的輪廓。

    如同古代“取經人”,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將邢瓷器型信息帶回臨城,但這僅僅是復燒之路的開端。邢窯細白瓷燒制溫度需跨越1300攝氏度的門檻才能達標,可小組在仿照唐代工藝進行實驗時,溫度升至1280攝氏度后,就很難再提高。最終通過在原配方中巧妙增加熔劑和延長燒制時間,解決了關鍵的20攝氏度之差。

    1986年,河北省邢窯研究組工作人員燒制邢白瓷。(受訪者提供)

    經過不斷探索,反復研燒,1987年,張志忠和同事們終于燒出了品質足以與唐代邢窯細白瓷相媲美的瓷器,邢白瓷在現代匠人手中重新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和張志忠一樣,在邢臺有很多常年致力于邢白瓷技藝研究的匠人,內丘的劉付生也是其中一位。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有收藏邢白瓷愛好的劉付生逐漸將精力放在傳統工藝恢復上。

    “剛開始燒制時,經常出現偏燒現象,中間溫度高,四周溫度低,一窯裝四五十件,但成品率很低,每窯能有10件就不錯。”劉付生說,他不記得自己試燒了多少次,扔了多少個殘次品,最終通過調整窯爐排風口的分布解決了這一關鍵問題。

    2007年5月,劉付生成立內丘縣邢窯陶瓷廠,于2012年4月把公司更名為內丘縣邢定瓷業有限公司。經過反復試燒,劉付生熟練掌握了邢白瓷的燒制技巧,用現代材料和工藝燒造出仿古邢窯白瓷。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燒制邢白瓷已是觸手可及的現實,邢窯陶瓷燒制技藝也早已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然而,目前邢窯的“最好產品”、最薄地方不到1毫米的透影白瓷卻仍難復原。

    2023年,河北農業大學與張志忠工作室合作開展河北省古代白瓷藝術特色及應用價值課題研究。其中,就有一項課題是重新燒制邢窯透影白瓷。不少人期待,“透影白瓷”能盡早復燒成功。

    邢窯復興

    “邢白瓷是最古老的白瓷,也是最年輕的白瓷。”內丘縣委書記管志民說,從內丘邢窯遺址在2012年成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到現在才十多年時間;2017年,內丘縣邢窯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展示考古發掘出土的窯爐等遺跡,邢窯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期。

    揉泥、拉坯、修坯、刻花……在內丘縣弘傳邢瓷陶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按照白瓷燒制流程,借助現代化的設備有條不紊地制作著精美的瓷器。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說,邢白瓷整套做下來需要72道工序,非常考驗技術,例如刻花,手要特別穩才行。近些年,公司創新推出了系列邢白瓷產品,一些產品還出口到俄羅斯、日本、西班牙等國家。

    近三年來,內丘縣從僅有的4個家庭作坊式小企業發展成以邢瓷白瓷業、弘傳瓷業、邢定瓷業等為代表的十余家邢白瓷企業,年產邢白瓷產品從1萬件套增至4萬余件套,銷售收入年均增長50%以上。

    同時,邢臺市還高度重視傳統技藝的薪火相傳。記者了解到,邢臺學院2016年開始招收工藝美術專業陶瓷設計方向的學生,目前已培養了100多名畢業生,一些學生畢業后從事邢窯白瓷制作或文化傳播;內丘縣職教中心開設了繪畫(邢白瓷方向)專業課程,每年招生30人至50人,培養了一批陶瓷技術人才。

    在邢臺學院,國家級非遺項目邢窯陶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志忠(左一)指導學生進行陶瓷拉坯。田曉麗 攝

    作為邢臺學院首屆陶瓷專業畢業生,吳曉楷經過4年的陶瓷專業學習,對邢窯傳統技藝產生了濃厚興趣,畢業后他成為張志忠的嫡傳弟子、市級非遺傳承人。吳曉楷不僅繼承了傳統燒制技藝,還結合現代審美,采用3D建模來設計器型,創新設計出多款新穎的邢白瓷產品。

    邢臺學院2018級的學生孟鑫楊畢業后和同學開辦了一間邢白瓷研發創新工作室,他們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瞄準市場需求,無論手繪茶具、餐具,還是文創擺件、國潮首飾,每個品類都可以提供定制服務。新一代匠人的持續加入讓人們看到了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結合的可能性。

    內丘縣邢窯文獻館展示的“太行千里”茶具。(劉繼東攝)

    如今,邢臺市已培育了“圣唐白瓷”“邢盈”“邢匠”“翰林白”“邢窯白”等一批邢瓷品牌。邢白瓷從傳統的白釉罐、翰林罐等10余種仿古器型,快速發展到養生壺、養生杯等100余種康養產品和現代文創產品,頗受市場青睞。其中,中醫陶瓷刮痧器、中醫陶瓷拔罐器還榮獲2021年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金獎,“圣唐白瓷”入選2024年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委員會“中國好禮”推薦名錄。

    不久前,在雄安新區舉辦的河北省名優產品展上,邢窯白瓷制作品“龍首四方壺·一壺四杯”一經亮相,就因其潤、潔、素、雅引來眾人贊譽。這是由一個茶壺與四個茶杯組成的茶具套組,茶壺形體方正,圓蓋壓身,龍首居圓蓋正中,龍尾輕繞化作壺把。由上俯視,龍似乎從蓋中破浪而出,神韻靈動。

    該作品由邢窯文獻館設計,邢窯白內丘縣藝術陶瓷有限公司生產。“龍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龍頭抬,龍尾擺,盤踞四方之上,取鎮守四方、保國泰民安之意。”該公司董事長楊松巖介紹,這是用現代工藝和科技,經135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成,胎體通透,溫潤如玉。

    在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的同時,邢白瓷也在與音樂“牽手”實現跨界。唐代《樂府雜錄》中,曾有“用越甌、邢甌十二,旋加減水,以箸擊之,其音妙于方響”的記載。邢臺學院的教師們通過研究瓷甌、瓷編管、瓷編磬等瓷樂器,組織了紅蓼花瓷樂團。樂團2017年9月公開亮相以來,創作了不少原創曲目。

    邢臺學院紅蓼花瓷樂團演奏瓷樂。(受訪者提供)

    記者了解到,目前邢白瓷年產值幾千萬元,雖然與白瓷產業發達地區存在差距,但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當前,邢臺市正著力打造“邢白瓷”區域公共品牌,培樹邢白瓷城市形象,持續推動邢白瓷與邢臺百泉文化、古城文化、扁鵲中醫藥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及非物質文化深度融合。同時,通過加強與國內陶瓷規模產區合作生產、扶持壯大本地企業提供高端定制服務、搭建電商平臺等舉措,提高產品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提升邢窯的知名度、美譽度,重塑“大唐瓷都”稱號。

    歷經千年時光,邢窯復興,正逐步成為現實。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鳳雙 岳文婷 趙鴻宇)

    邢臺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熟妇激情内射com|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极品欧美jiizzhd欧美|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日本黄色一级大片|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美女的胸又黄又www网站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欧美亚洲图片小说|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的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在线一区免费播放| 蜜桃成熟时2005|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观看完整版 |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蝌蚪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寡妇树林野战在线播放| 欧美性bbwbbw| 大象传媒在线观看| 久久文学网辣文小说|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91福利电影福利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h视频| 麻豆视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福利| а√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日本道在线播放| 九九全国免费视频|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九九婷婷综合五月|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