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劉風通)近日,全省2024年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監測評價結果公布,我市的隆堯縣、襄都區、臨西縣、平鄉縣等4個縣(區)由B類躍升為A類,全省共有16個縣(市、區)實現躍升A類,我市占比25%,數量占比位居全省第一。廣宗縣、內丘縣由C類躍升為B類,成功消除了C類縣。
目前,我市擁有縣域科技創新能力A類縣10個,數量占全省的12.2%;B類縣8個,數量占全省的11.4%。11個縣(市、區)實現級別或5個以上的位次躍升,獲得獎勵資金數額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
自2019年我省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實施6年來,我市錨定目標不放松,構建省市縣聯動抓創新工作機制,探索縣域經濟創新發展新路徑,不斷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
在市級層面,我市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出臺推動躍升計劃實施的工作方案,優化攻堅體系,縣域科技創新工作的統籌力度不斷加大。
躍升計劃實施以來,我市先后制定《加快建設創新型邢臺行動方案(2023—2027年)》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動縣域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計劃,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推動省級以上重點企業和市級“領跑者”培育企業科技特派員(團)服務全覆蓋,為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
在縣級層面,各縣(市、區)加強縣域創新發展的系統布局,匯聚各類創新資源,不斷推進縣域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
為推動軸承產業邁向新高地,臨西縣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環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企業開展科研創新。同時,與燕山大學合作設立軸承產業創新研究院,與河北經貿大學合作成立縣域高質量發展研究院,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襄都區依托當地工業企業基礎和技術人才優勢,圍繞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優勢產業,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我市將持續實施躍升計劃,按照分類指導、科學施策、典型帶動、梯次推進的原則,優化整合創新資源,激勵和引導各縣(市、區)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邢臺提供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