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復涌 邢州煥新
——新年致讀者
忙碌的2024年結束了。如果要選擇一個“年度詞匯”來適配邢臺這一年的發展變化,非“百泉復涌”莫屬。
一年來,百泉鴛水公園落成,與達活泉公園南北呼應;邢州古城內外,百泉穩定復涌,氣象煥然一新。邢臺這座有著3500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在“文化興市”戰略指引下,迎來了“百泉復涌”歷史新階段。
朋友們,不要把“百泉復涌”簡單地視為涌出了幾眼泉水。朋友們,“百泉復涌”要放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中來審視。
四十年前,達活泉畔留下青年男女愛情足跡,狗頭泉里蕩漾著許多人的童年。
四百年前,明代文壇領袖王世貞途經百泉,看到稻花飄香,寫下“不到江南應不知”。
四千年前,七里河岸興起先商文明,“井邑”在這里揚帆。
四萬年前,菱齒象、披毛犀、巨駝在百泉流域奔跑繁衍。
四億年前,奧陶紀陸地上升,海水退卻,百泉區域鋪墊出強富水性灰巖基盤。
先有百泉水,后有邢臺城。沒有泉水的邢臺,就像失去名字的人,既丟了靈魂,也迷失了自我。“百泉復涌”讓我們找回了我們本來的模樣?!鞍偃獜陀俊睅Щ亓诵吓_人的文化自信,帶來了邢臺跨越趕超發展的新氣象。
邢臺人的歷史來自百泉的生機。億萬年間,自然之力將這片土地塑造成“百泉之野”。百泉之水太行來,邢臺先民的創造本能在這片土地上塑造出“百泉之城”。這方山水孕育出邢臺市,更孕育出邢臺人。
邢臺人的性格承自山水的品德?!端鍟さ乩碇尽氛f邢臺人“性多敦厚,務在農桑,好尚儒學,傷于遲重。”古人認為“邢州土厚水甘,人物產于其間者,多實少浮”。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或許是對邢臺人品質的最優詮釋。
邢臺人的鄉愁是對泉水的寄托。劉秉忠游歷四方,每每想念家鄉,總會想起邢臺的泉水,于是寫下“龍岡鴛水故園情”。那時節,邢臺人送別親人總要走出城外,北行,送到柳溪飲餞珍重;南行,漫步百泉揮手留別。泉水,是邢臺人回望鄉關的最后一瞥。
千百年來,對于邢臺人,泉水競流是生活常態;泉水汩沒是短暫的記憶缺失。所以說“百泉復涌”涌出了一條古今邢臺人建立鄉愁共識的情感紐帶。這一年,我們看到許多老人佇立涌泉畔,端詳凝思,似憶昔年;也看到許多懵懂稚子把清泉寫進童年。
嶄新的2025年開始了。在“百泉復涌”歷史新階段,我們已見證“百泉復涌”,正欣喜“百泉復涌”,將習慣“百泉復涌”。唯一的疑問是,邢臺人,我們準備好走在這一歷史新階段了嗎?準備好喚醒與邢臺古人如出一轍的鄉愁寄托了嗎?準備好意氣風發地展現出我們的文化自信了嗎?
二十年后,“百泉復涌”歷史新階段出生的孩童長大了,一個個奔向屬于自己的遠方,他們會怎樣介紹自己呢?或許,他們會說:
“你好,我來自邢臺,一個有很多泉水的地方?!?/p>
邢臺日報社
202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