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為王 打造跨越趕超硬支撐
本報評論員
“項目為王,破局蝶變”。
項目建設是實現跨越趕超發展的硬支撐,是擴投資、穩增長、促發展的主抓手。今年以來,在大項目拉動戰略牽引下,我市多項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和歷史性突破。年終回眸,我們見證了項目建設的累累碩果。成績有目共睹、令人鼓舞。
項目為王,就要把抓項目作為抓好發展第一要務的重中之重,集中一切資源,大抓項目建設,抓大項目建設。市委、市政府把2024年確定為“項目建設攻堅年、跨越趕超發力年”,一門心思謀項目、一刻不停推項目、一鼓作氣建項目,不斷夯實項目建設的“硬支撐”。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形成的“四梁八柱”,擎起高質量發展的“高堂廣廈”。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
我市引進的首家獨角獸企業所托瑞安集團投資建設智能駕駛產業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總投資超過50億元,規模居全省前列的算力中心項目進展迅速;中車新能源裝備生產基地、中船氫能制儲項目等一批投資數十億元的大項目相繼落戶……這些打基礎、強功能、利長遠的項目,不僅擴大了生產能力,提升了技術水平,更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項目建設要明確“抓經濟必須抓園區”的鮮明導向,打造大項目、好項目的優質承接平臺。一年來,我市深入實施“技改投資龍年倍增行動”,成功創建了國家綠色工業園區、水效領跑者園區等重點園區。
南和區食品加工園區及寵物食品加工園區、旭陽邢臺產業園區等一大批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正在崛起,一批專業“園中園”規劃建成。各園區在項目建設中勇挑“大梁”,著力在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重點招引龍頭環節、特色環節、高端環節,推動已有產業不斷提檔升級。
項目建設要在持續壯大特色產業集群上下功夫,鞏固升級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年來,我市持續推動特色產業集群不斷做大做強。全市特色產業集群已達46個,其中年營收超百億元集群23個,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時,我市強力推進新型能源強市建設,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一個千億級的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正蓬勃崛起。實踐證明,只有以超前眼光和戰略眼光來謀劃項目建設,積極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才能搶抓機遇,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
項目建設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一年來,我市堅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下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綜合經濟實力盡快實現新提升的有效抓手,全力推動營商環境全面改觀、全域提升。26個市直部門推出八方面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深化對企無事不擾,給執法加上“硬約束”,“入企掃碼”入選國務院辦公廳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督查典型案例;精減行政程序,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我市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創新激活力,努力探索出更多營商環境“邢臺模式”。推陳出新的便民舉措大大縮短了辦事周期,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贏得了市場主體的廣泛贊譽。
項目為王,展示的是決心,提振的是信心,贏得的是未來。我們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奮進姿態抓項目、促投資、增動能,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項目轉,全鏈條、全流程、全環節推進項目建設,不斷激發澎湃新動能,奮力譜寫邢臺跨越趕超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