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世界園林之源”,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
廣宗縣加快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本報訊(記者馬維勇 通訊員梁智曉)傳承弘揚皇家園林文化,沿濱河廊道建設沙丘文化公園和景觀小品,打造園林觀光旅游線路;推進明代官署正堂修繕保護,舉辦非遺文化展演……今年以來,廣宗縣積極融入“文化興市”戰略,強化策劃創意,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加快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廣宗沙丘苑臺被稱為“世界園林之源”。廣宗縣地方文化研究會會員秦魁英介紹,根據史料記載,廣宗縣自古以沙丘著稱,其境內百里沙帶縱貫南北。位于廣宗縣大平臺鄉大平臺村的沙丘平臺遺址,2001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廣宗縣城驅車不到十分鐘就到了沙丘平臺遺址。“遺址涵蓋前、后平臺、夏家莊等村一帶,面積約13平方公里。”廣宗縣教育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學勇說,此處遺址將開發為遺址公園。廣宗縣將以沙丘苑囿文化為抓手,打造集園林科普、生態觀光、歷史教育、休閑度假、戶外游樂等多業態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創新文化遺址開發模式,帶動文旅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探究‘世界園林之源’,能增強人們保護沙丘平臺遺址的文化自覺。”王學勇介紹,目前,廣宗縣還有明代官署正堂,國家級非遺太平道樂、梅花拳、柳編等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他們將深入挖掘五代帝都文化、東方園林文化、殷商文化、沙丘文化以及漳水文化的內涵,把這些元素進行整合、提煉,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形象。
年終歲尾,新一屆民間藝術節籌備工作又提上日程。“作為全縣春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的重頭戲,民間藝術節已經舉辦22屆。”廣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楊長明介紹,今年他們計劃在民間藝術節融入黃巾鼓、跑竹馬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并采用網絡直播等方式宣傳廣宗,提升廣宗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依托‘世界園林之源’,我們將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文化根脈,謀劃建設與沙丘相關的文化教育基地,講好沙丘故事,真正讓沙丘文化活起來、火起來,成為邢臺乃至河北的一張亮麗名片。”廣宗縣委書記鄭曉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