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協同(冀南)創新基地項目一期投用
打造邢臺融入京津冀產業鏈協作“橋頭堡”
本報訊(記者王帥薇)隔三岔五有企業到訪洽談合作,四星級標準間“宿舍”硬裝、軟裝逐步完善,可同時容納150人就餐的大食堂開始運營……在沙河市,位于邢臺臨空經濟區的中協同(冀南)創新基地項目一期于近日投用。
“項目預計總投資10.38億元,主要建設智能化產品制造車間、健康食品加工車間、醫療器械生產車間、科創服務中心等。”項目負責人侯衛東介紹,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年產精密醫療器械30萬套、健康食品10萬噸。
作為典型的“園中園”項目,該項目圍繞大智造、大健康、大環保產業領域,重點引進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功能食品、智能制造等產業項目,依托中關村協同品牌及產業服務平臺、創新科技資源、園區運營管理經驗,促進中關村創新鏈與當地產業鏈互動融合,加快中關村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打造邢臺融入京津冀產業鏈協作的“橋頭堡”。
前不久,中協同(冀南)創新基地一開園就吸引了8個項目與之簽訂合作合同,涉及醫療器械、數字能源、數字媒體、智能制造、微電子科技等領域,預計總投資約3億元,全部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值近14億元,提供800余個就業崗位,助力當地豐富產業業態,完善產業鏈條,積聚發展動力。
園區西北角的一個車間被深圳烯旺集團早早“預定”。“我們主要生產石墨烯醫療器械。目前,生產線、裝修等設計圖紙已完成,計劃月底前進場施工。”深圳烯旺集團石墨烯醫療器械項目負責人廖名遠表示,項目前期進展十分順利,得益于園區提供的全方位服務。
“我們構建了具有中關村特色的產業鏈、服務鏈、技術鏈、資本鏈、空間鏈‘五鏈融合’創新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裝修設計、人才招聘等服務,幫助企業實現‘拎包入住’。”侯衛東說。
從奠基到投用,中協同(冀南)創新基地項目一期僅用了12個月。截至目前,項目已建成兩棟標準化廠房、兩棟辦公樓、可同時容納150人就餐的食堂,配備可提供住宿服務的四星級標間“宿舍”,充分滿足企業吃、住、生產、辦公等多方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