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邢臺挺好的
韓林璋:我在邢臺有最幸福的家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劉曉燕
掃碼收藏
韓林璋,1980年7月生,河南信陽人,現任邢臺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秘書長、邢臺市助學公益協會會長。
從1996年與邢臺結緣,到后來扎根于此,韓林璋已深深愛上邢臺。“在邢臺這座城市安家立業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在邢臺有最幸福的家。”韓林璋說,邢臺人淳樸善良,以奉獻他人為美,接下來的日子,他愿意繼續為建設“太行泉城”貢獻力量,讓自己的“第二故鄉”越來越美。
A 緣分,是一段恰如其分的相遇
“緣分,我覺得就是一段恰如其分的相遇。我和邢臺這座城市是如此,和我的愛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如此。”韓林璋說。
1996年,韓林璋參軍來到邢臺,2004年退役后選擇留在邢臺發展,并在這里收獲愛情、發展事業。“我們河南老家的信陽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加上我對茶葉也有一定了解,所以我退役后創立了邢臺市林璋茶葉貿易有限公司。”韓林璋說,他愛人是邢臺本地人,林璋茶莊開業后,在戰友、街鄰以及親友的幫助下,生意很快有了起色。
“邢臺人的實在、善良讓我很感動。邢臺這座城市以博大的胸懷容納我,讓我擁有了一個溫馨的家,加上事業的成功,這一切讓我留在邢臺、回報社會的信心更加堅定。”韓林璋說,隨著茶莊顧客的增多,他結交了很多朋友,其中有好幾位在做公益,他也有了做公益的想法。
B 公益之路越走越遠
“起初,我只是參與公益活動,是一名最普通的志愿者,我先后參與了敬老助殘、環境保護、助學幫困等志愿服務,這些活動為我積累了大量的服務技能和寶貴的實踐經驗。”韓林璋說,隨著大家的信任,加上在部隊時培養的良好組織策劃能力,慢慢地,他從一名公益活動的參與者轉為活動組織者、隊伍管理者。2018年,他發起成立了邢臺市助學公益協會、邢臺市益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并當選為邢臺市公益服務聯合會秘書長。
在做公益過程中,他常常會接觸到留守兒童,孩子們怯生生的眼神讓他心痛不已。為了更好地幫助留守兒童及青少年群體,市助學公益協會成立后他們啟動的第一個項目就是留守兒童藝術課堂,該項目組織500多名鄉村老師和孩子們觀看了兒童話劇。
“第二個活動我記憶也特別深刻,在冀家村小學內,40名孩子早早來到剛剛落成的音樂教室等待,因為那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堂音樂舞蹈課,教室的窗外也擠滿了孩子。”韓林璋介紹,他們協會聘請的專業舞蹈教師不僅教孩子們基本舞蹈動作,還義務為學校培訓舞蹈教師,一周一節的音樂舞蹈課,成了山村孩子最期盼的課程。
后來,他們了解到不少鄉村小學沒有音樂課和舞蹈課,他隨即和協會骨干成員認真研究、多方聯系,不久后啟動了揚帆計劃公益項目,該項目為鄉村中小學捐贈圖書、音樂、體育、美術器材,開展留守兒童藝術課堂,送教入學,項目的開展受到當地教師和孩子們的好評。
接下來時間里,韓林璋帶領著團隊在公益路上越走越遠。在他的積極推動下,市助學公益協會先后創立了守望“童”行、校外私塾、筤生樂學等公益品牌項目。由于表現突出,他本人先后獲得河北省“冀青之星”、邢臺市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C 讓青春在志愿奉獻中閃光
這幾天,我市氣溫持續偏低,街頭寒風瑟瑟,位于守敬北路的林璋骨湯牛肉面館里,一股股“暖意”升騰。面館開在林璋茶莊的旁邊,是韓林璋的第二家店。
“咱們協會連續多年舉辦陪失獨老人過大年的活動,得到了老人們的好評。又快過年了,咱們早點謀劃,今年一定要把活動辦得更好……”坐姿板正、語調鏗鏘,眼睛炯炯有神,眼神里透著果敢、堅毅卻又不乏溫柔,韓林璋和協會骨干成員在策劃春節期間的公益活動。
韓林璋說:“轉眼,來邢臺已經28年了,我在這里扎下了根。這里有我的事業、有我的愛人和孩子,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有我最幸福的家。接下來,我愿繼續帶領志愿者團隊把愛心播撒在邢襄大地上,讓自己的青春在志愿奉獻中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