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孫瑞超 通訊員武國棟
12月11日中午12時許,南和區郝橋鎮東鄭莊村的孝老食堂傳出陣陣飯香。百余平方米的餐廳里,擺著12張桌子,老人們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今年以來,南和區以“擇優確定、梯次推進、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為原則,著力推動鄉鎮、村兩級孝老食堂建設,目前已建成首批10家示范性孝老食堂。該區還將“愛老助老”理念融入管理和服務中,讓老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提升幸福感、獲得感。
該區動員各村黨組織整合村內閑置資源、村集體經濟收入作為食堂的基礎建設及初期運營資金,落實老年助餐服務支持政策,讓不同年齡段老年人享受梯次就餐補貼。
近年來,在蔬菜規模化種植帶動下,東鄭莊村集體經濟收入持續增長,該村成為南和首批示范性孝老食堂建設試點。該村利用閑置禮堂開辦孝老食堂,讓有經驗、有資質的村民掌勺,黨員干部負責日常運營?!?0歲以上老年人用餐免費,65至80歲老年人一日三餐收費6元。”東鄭莊村黨支部書記鄭現波說,由于飯菜可口、菜品樣式多、價格實惠,每日每餐都有30余名老人前來就餐。
依托孝老食堂,各村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營造敬老助老氛圍。河郭鎮趙牌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孝老食堂認領志愿服務崗位,開展幫廚、配餐、保潔等助老服務。東三召鄉南頭村孝老食堂入口處的公示榜上,寫滿了村民捐贈的物資:1壺油、5袋米、10公斤豬肉、25公斤西紅柿……越來越多人開始用行動表達孝老敬親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