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自動化率達95%以上,生產及管理運營成本降低約30%——
中科榮曜:“無人工廠”里的智能制造
本報訊(記者周林)12月10日,在位于市高新區科創產業園中科榮曜智能生產基地項目注塑車間內,機器有序運行,不到20秒的時間,五軸機械臂即可抓取剛剛“出爐”的8個藍牙耳機外殼。SMT(表面貼裝技術)貼片車間自動化設備忙碌運轉,一張張主板通過傳送帶,“排隊”進入貼片設備,成型后打包運往智能終端組裝車間。
“注塑車間和SMT貼片車間自動化率達到了95%以上,是我們重點打造的無人工廠。”中科榮曜董事長杜飛雪告訴記者,項目落戶邢臺后,他們緊抓技術升級,圍繞自動化、智能化實現設備互聯互通,推動電子智能制造產業提質增效。
據介紹,中科榮曜智能生產基地項目由來自深圳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盛世有限公司投資,是省重點項目。一期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6個月,建設57條智能生產線,包含手機、AI機器人、藍牙耳機等外殼生產、主板貼片生產及智能終端組裝三大板塊。
在注塑車間內,除了技術巡檢員外看不到一個工人。傳統的注塑行業里,工人大多是裝配工。中科榮曜購置的智能化注塑機,注塑成型、冷卻固化、脫模等多個環節均實現自動化、智能化,與傳統注塑行業相比,生產及管理運營成本降低了約30%,人均效率提高了40%,能耗降低了約25%。如今,只要輕輕一點控制面板,注塑機即可自動生產手機、AI機器人、藍牙耳機等產品外殼及配件。
在企業展廳,一塊A4紙大小不規則形狀的電路板上,密密麻麻分布著不同的“觸點”,焊接有幾十個電子元器件。“這是一個無人機的主板,供應給我國多家高端無人機制造商。”杜飛雪說。
如此高精密的主板,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呢?通過參觀通道,記者看到,主板生產車間生產線上,一塊電路板被印刷上錫膏這種金屬材料后,芯片等元器件隨后被貼在主板上,貼裝精度可以達到±0.025毫米,經過高溫回流焊后,所有元器件便被焊接住,最后再進行成品自動化檢測。整個精密的生產過程全部由機器完成,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強、高頻特性好,可降低成本達30%至50%。
“在邢臺發展電子智能制造產業,大有可為。”杜飛雪說,二期項目已落戶市高新區深圳電子產業園。他們還將圍繞產業鏈條大力招引整合一批上下游配套企業,合力打造一個年產值40億元的電子智能制造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