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新能源裝備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爭分奪秒推進
搶灘風電產業新藍海
本報訊(記者劉瑞鳳)11月25日,位于市經開區的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新能源裝備生產基地項目施工現場,十余名工人正在向鋼結構的杯口內灌裝混凝土。
這是今年我市積極搶占新型能源發展“新賽道”簽約的重要項目,建成后可年產480套風機葉片、600臺輪轂設備,投產后預計年產值40億元。
“項目于9月動工。目前,工人正在自東向西搭建廠房,建成后總長將達708米,成為省內最長的單體廠房。”項目負責人胡功書說,目前,市場上風機葉片長度普遍在100米左右,機組功率為5至6.25兆瓦,而這間“超長”廠房將引進4條風機葉片生產線,可產出最長140米、機組功率10兆瓦的風機葉片,風機1小時的發電量達1萬千瓦時,約滿足一個家庭2年的用電需求。
施工現場,160余名工人分散在各個施工點位。為爭取在年底前完成廠房和綜合樓的基礎建設,他們增加作業人員,保障各個區域同步作業,爭分奪秒推進工程進度。
企業忙建設,部門服務不停歇。今年,市經開區項目建設服務中心成立工作專班,安排專人幫助項目單位準備前期手續資料,提供“全流程、點對點、個性化”的幫代辦服務。
“我們把辦公室搬到項目現場,對所有推進過程中的‘難點’‘堵點’逐一協調。”市經開區項目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劉雪旺表示,他們提供六位一體分包服務,全力推動項目快落地、快投產、快達效。
“園區在建設圍墻時發現與107國道紅線重疊。我把問題反映給了項目建設服務中心后,工作人員立即聯系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專業技術人員來園區召開現場調度會,對照實際地形設計方案,當天就解決了問題。”胡功書說,部門的高效幫扶,讓他對項目如期建成充滿信心。
感受到市經開區的貼心服務,胡功書還主動“牽線”對接了30多家有投資意向的上下游零部件企業,推薦他們來邢臺投資興業,助力我市拓展風電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