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明明 通訊員 齊春佳
走進南和區東三召鄉侯一村的一個食用菌生態產業園大棚,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個頭不一、鮮嫩飽滿的香菇從菌棒上“探”出頭來。員工們穿梭在過道,熟練地挑揀著成熟的香菇,隨后將香菇運送到倉庫進行分揀,讓香菇搶“鮮”上市。
該食用菌生態產業園負責人孔占雷這段時間忙得不可開交,不僅要組織人力及時采摘成熟的香菇,還要對采收的香菇進行去雜質、分揀,確保香菇品質。
2017年,從外地返鄉的孔占雷開始摸索種植香菇?!?019年,區里投資建設了蔬菜大棚,我第一時間與區里達成了合作意向,開始進行大規模香菇種植?!笨渍祭捉榻B說,他們的香菇品質好、肉厚實,口感甘香、有嚼勁,深受市場的歡迎。
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周邊群眾務工增收,特別是香菇采摘、分揀讓村子里的老人和婦女都有了務工的機會?!霸谶@里1個月能掙2000多元,既能照顧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我感到很滿足?!贝迕窀呙粼抡f。
據了解,該產業園共有48座大棚,總投資1500萬余元,每年可生產、加工、臨儲香菇275萬斤,年盈利可達440萬元。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在保障糧食種植面積和穩產增產基礎上,豐富種植結構,實現多元化種植,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睎|三召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孔立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