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席晶通訊員孔飛、劉圣元)“我想找工作,咱們這里有崗位推薦嗎?”11月8日上午,信都區文泉社區居民王麗走進社區“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針對她的求職需求,站內就業服務專員詳細介紹了最新招聘信息,并為她提供了專業的就業指導。
今年以來,信都區人社局積極打造“百姓情懷 暖心人社”服務品牌,創新服務模式,依托文泉、信達等5個社區服務中心,大力推進“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
文泉社區就業服務站設有就業服務專窗、信息發布區、就業創業指導室等功能區域,為求職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服務站工作人員每天收集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用工信息,張貼在社區宣傳欄,并通過“社區服務微信群”“小區居民微信群”同步推送給求職者,架起了用工單位與求職者溝通的橋梁。此外,還積極協調駐區單位,與冀中能源工程處、市消防二中隊等單位簽訂“共創共建促就業協議”,收集用工意向,為周邊4000余戶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就業崗位,實現用工與求職者的精準對接。
“除了為周邊居民和用人單位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技能培訓及職業指導等服務外,居民還能在站點辦理就業失業登記、就業困難認定、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等人社業務。”該區人社局公共人才和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
截至目前,信都區已建成“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7家,先后為63名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91名登記失業人員已全部實現就業,288人享受就業創業優惠政策,546人成功創業,就業總體形勢穩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