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數字賦能、堅持創新引領、完善產業鏈條——
任澤區機械制造產業借“智”向“新”
位于任澤區的河北永明地質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組裝、調試鉆探設備。宋杰、徐樂陶攝
本報記者 孫瑞超 通訊員 武娜 劉曉天
近日,在位于任澤區的河北永明地質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忙著組裝和調試頂驅產品,加緊趕制稀土永磁電動直驅頂部驅動鉆井裝置。該裝置廣泛應用于油氣開發及煤礦治水等領域,服務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勘探項目。
機械制造是任澤區的一張特色產業名片。近年來,任澤區堅持創新引領、強化數字賦能、完善產業鏈條,推動機械制造產業向更高能級發展。目前,機械制造產業集群有相關企業9768家、從業人員3.3萬余人,獲評“河北省中小企業示范產業集群”。今年1至9月,實現營業收入84.4億元,同比增長7.3%。
向“新”而行 塑造競爭優勢
永明公司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擁有知識產權7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產品遠銷俄羅斯、美國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超5億元。
從一家只有3人的小作坊,搖身變為地質勘探設備制造領域的“領頭羊”,永明公司的“金剛鉆”是怎樣煉成的?“以研發創新突破技術壁壘,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庇烂鞴究偨浝硗跽济髡f。
近年來,永明公司相繼研發了5000米多功能交流變頻電驅動鉆機、中石油長城鉆探配套頂驅、西藏地質六隊電驅動頂驅鉆機、中國電建海洋勘探船用鉆井裝備,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研發的車載搶險救援鉆機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在任澤區機械制造產業集群中,靠創新求發展的不只是永明公司。
河北龍泉劍集團以“釘子精神”求新求變,組建團隊學新技術、購新設備,同時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推進產品升級迭代,成為國內第一家研發并生產鋼排釘的企業,產品應用于北京鳥巢、上海世博園、長沙地鐵等工程項目。以創新為驅動,華電數控公司從生產單機到自動化流水線,再到能夠生產替代進口的高端數控機床,發展一步一個臺階。
任澤區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聚焦行業龍頭、“領跑者”、專精特新企業,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創建工業設計中心,培育現代優勢機械制造產業集群。目前,該區有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2家,5家企業獲批工業設計資金支持。
借“智”發力 推動提檔升級
日前,在河北大華宇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展示了一款剛生產出來的旋切裁板一體機——把一根木料放入傳送帶,設置好相應參數,輕點數控開關,機器隨之飛速運轉。不到1分鐘,一塊塊板面平整、厚薄均勻的木板便被旋切出來,尺寸精準,且木料幾乎不浪費。
“這是數字化技術帶來的便利?!痹摴究偨浝黻悩凤w介紹,旋切設備數控系統每月都會根據客戶需求等情況進行遠程升級,公司的系統后臺也會實時記錄分析設備的運行情況。一旦零部件出現隱患苗頭,系統會自動提醒并排除問題。服務前置,可以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避免發生故障、影響生產。
近年來,任澤區持續深化“千企轉型”和“百項技改”行動,支持企業建設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產線、數字車間等,提升核心裝備和關鍵工序數字化水平,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在任澤區永福莊鄉一家“智能數字化共享車間”生產現場,工人在供粉中心設置好數據,按下啟動鍵后,風桶緩緩進入噴涂房,機械手開始進行自動化噴涂作業。
據了解,這個“共享車間”已經與周邊140余家加工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幫助合作企業整體生產效率同比提高35%,成本下降約15%,利潤同比提升20%。
在任澤區,“數字賦能”已成為眾多機械制造企業的共識。該區全面加快企業上云步伐,打造云上產業集群。截至目前,任澤區已有200余家企業上云,實現“兩化”融合、規上企業上云全覆蓋。
聚“鏈”成勢 夯實產業根基
在任澤區邢灣智能制造云園區,一期建設的20個廠房已全部有企業入駐,二期24個廠房正在推進當中。
為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任澤區加緊推動邢灣智能制造云園區項目,并明確園區實行統一招商、統一規劃、統一布局,入駐企業均為同類產業的上下游企業。
“我們將建設機加工車間、組裝車間、原料及配件庫房、半成品車間、成品庫等64個模塊化標準廠房,采用云制造支持系統,打造具備云制造能力的虛體與實體結合的數字化企業集成園區,同步解決供應鏈問題,為入園企業提供更全面、優質的服務?!表椖客顿Y方負責人劉曉波說。
近年來,任澤區聚焦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推動機械制造產業形成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機械零部件制造和下游終端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9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專精特新企業1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9家。
“我們將不斷壯大機械制造產業集群規模,推動機械制造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比螡蓞^科工局副局長張占強表示,將繼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聚焦主導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需求,推動實施技術攻關項目,助力產業集群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