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態為村民帶來好日子
本報記者 王帥薇
深秋,沙河市白塔鎮欒卸村換上了一身“金裝”。村民、游客穿行在金黃色的銀杏林中,構成一幅“村在林中藏,人在畫中游”的美麗畫卷。
欒卸村地處太行山丘陵地帶。多年前,該村以綠化荒山、退耕還林為突破口,在萬畝土地上種下銀杏樹,建成華北地區最大的銀杏園。近百萬棵銀杏樹挺立山頭,既為村民筑起了生態屏障,又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條長達10公里的觀光大道如絲帶般蜿蜒,將欒卸村的美景串聯起來。道路兩旁,有各種美味小吃。村民王全英的油糕攤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品嘗。“游客比較多時,一天能賣上大幾百元。”王全英笑道。
近年來,每到深秋、初冬時節,欒卸村都會迎來大批游客,其中一部分來自北京、天津、吉林等地,日游客量最高達1.5萬余人次。許多像王全英一樣的村民支起攤位,賣起銀杏果、銀杏手工藝品等欒卸特產和小吃,在家門口實現致富增收。
紅的如火、黃的似金、白的勝雪……最近,欒卸村一年一度的金秋菊花展活動拉開序幕,現場展出500余個品種、3萬余株形態各異的菊花。“空氣清新,花團錦簇,在這里看花賞葉真是一種享受。”來自邯鄲市的游客張麗萍說。
賣風景的同時,欒卸村還巧妙地將銀杏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把銀杏葉作為諸多藥材的原料,對銀杏果進行深度加工和開發,延伸經濟價值,集體經濟活力滿滿。